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藍翅八色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藍翅八色鳥
Blue-winged Pitta

Hiyashi Haka拍攝
圖片來自flickr

基本資料

學名     Pitta moluccensis

目/科/屬  雀形/八色鳥/八色鳥

遷徏狀態   迷鳥

普遍性    

體長/體重  18-20cm/54-146g

別名:藍翅八色鶇、馬來八色鶇,雌雄同型。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肉褐色。

  • 成鳥
  1. 頭頂淺棕色。有黑色頭央線。淺褐色眉線,嘴基至後頸有黑色寬的過眼帶。
  2. 體背草綠色。翼覆羽、腰及尾上覆羽亮藍色。
  3. 尾羽黑色,末端藍色。
  4. 喉及頸側米黃色,胸、腹橙黃色,腹中央至尾下覆羽鮮紅色。
  • 飛行時,初級飛羽白斑範圍大片顯目。

棲地&習性

多種棲息地,從潮濕或乾燥的原始森林到茂密或稀疏的灌木叢

在林下陰濕地面或低枝處活動覓食。

飲食包括許多昆蟲,例如聖甲蟲(Scarabaeidae),蚱蜢((Acrididae),黃蜂(Vespidae),螞蟻螢火蟲

繁殖

4月至8月。巢的長度為15–25 cm,高度和寬度為13–20 cm。圓頂狀的巢高達45厘米寬。以細枝乾草等築巢於凹處樹洞或樹幹分枝處。由雄雌鳥共同孵卵育雛。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發出大聲清晰的「ju-laew....」。

外觀相似性

藍翅八色鳥鳥頭頂色較淺,黑過眼帶較寬。胸腹橙黃色,翼覆羽亮藍色範圍明顯較。飛行時,初級飛羽白斑更大,更醒目。在整個繁殖範圍內受法律保護。

分佈

S&E緬甸(S到Tenasserim)和S中國(S雲南)通過泰國(C和大部分E除外),老撾,柬埔寨越南(Annam,Cochinchina)到N馬來半島蘭卡威),最近被發現在塔曼·內加拉國家公園); 遷移到蘇門答臘婆羅洲[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Blue-winged Pitta
นกแต้วแล้วธรรมดา / Blue-winged Pitta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