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虎斑肺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鰭魚(Protopterus annectens)又稱非洲肺魚,虎斑肺魚,為雙翼肺魚目,非洲肺魚科,非洲肺魚屬一種古老的活化石魚類。原鰭魚分布於非洲西部的河流湖泊沼澤等地,產量較高,體型較大,為當地習見的食用魚類,其身體結構原始,外形奇特,可作為觀賞魚。[1]

品種簡介

原鰭魚的商品名稱為虎斑肺魚,來源是它身上散亂分布的大塊斑紋由於它也是非洲肺魚屬中產量最高、分布最廣、最具代表性的品種,所以有些時候魚店老闆們乾脆直接叫它非洲肺魚

分布

本魚分布於非洲西部及中部的溪流或湖泊,為分布最廣的一種。

特徵

原鰭魚的吻突出,眼睛細小。頭部直徑是長度的9至15倍。它們有一對很長及呈絲狀的鰭。胸鰭及臀鰭的長度分別是頭部的3倍及2倍。在胸鰭上及鰭裂後有3個外鰓。它們有34至37對肋骨。皮膚上有擺線狀的鱗片。它們的背部呈橄欖色或褐色,腹部較為淺色,背部及鰭上有黑色或褐色的大斑點。野生的原鰭魚長約1米。

生態

本魚棲息在湖沼地及水草叢生的河流,三角洲地帶,當旱季來臨時,會作繭夏眠‧屬肉食性,性情暴躁,雨季為其繁殖期,卵由雄魚負責守護。

經濟利用

在當地為食用魚,另可做為觀賞魚。

外貌特徵

虎斑肺魚分布於西非到中非的東南部,體長可達70厘米。在觀賞魚界,甚至可以說它是所有肺魚的代言人。雖然被稱做原鰭魚,但虎斑肺魚的鰭葉並不簡單。事實上所有的肺魚都是如此:儘管兩對偶鰭退化為帶狀,但其中都附生有骨骼,其主軸骨的一側亦具有支鰭骨。這個殘存的結構證明了肺魚的祖先為登上陸地而做過的奮鬥。虎斑肺魚,也是雙翼肺魚目所有肺魚的另外一個特徵是:它們的幼魚具有外鰓。這個器官甚至在魚體長至30厘米的時候還有可能存在。此時的肺魚看上去就像一隻大個兒的蠑螈。

飼養方法

虎斑肺魚最大的看點自然是它的「虎斑」,這些斑紋沒什麼規律,每條魚的都不一樣,就好象人類的指紋。真正的問題是它兇猛的性情。千萬別被它呆傻的外表所迷惑,真正的肺魚絕對是個「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主。所以建議各位魚友如果有想要處理的魚而一時又想不到什麼好去處的,大可放進肺魚的水箱,讓它幫忙超度了。

觀看肺魚進食是個有意思的事情。它們對於各種肉類都不抗拒,而且一個最大的特徵就是「吃了吐」。一口肉要吃下去能反反覆覆好幾個回合,費老了勁了。這種拉鋸戰似的進食方式往往造成水裡的殘渣過多,所以在過濾方面一定要有所加強。肺魚需要相對澄澈的水環境,而且注意水箱上面一定不能加蓋。因為雙翼肺魚類的鰾功能太強大了,以至於大部分呼吸都要依靠吞咽空氣,水箱封了頂恐怕它們就要窒息了。肺魚對溫度的耐受力極強,在非洲原產地的淺塘里,溫度往往能從十幾度驟升至將近四十度,而人工飼養下我們就不要折騰它了,30°C左右是它最適宜的溫度。

參考來源

  1. 原鰭魚有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