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虻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虻蟲 虻蟲別名牛虻,蜚虻,瞎蠓,瞎眼蠓,瞎虻蟲,瞎螞蜂,牛虻蟲,牛蚊子,牛魔蚊,牛蒼蠅,綠頭猛鑽,牛蠅,牛蠅子,復帶虻,土虻蟲。乾燥的蟲體呈長橢圓形,長1.5~2厘米,寬5~10毫米。頭部呈黑褐色,複眼大多已經脫落;胸部黑褐色,背面呈殼狀而光亮,翅長超過尾部;胸部下面突出,黑棕色,具足3對,多碎斷。腹部棕黃色,有6個體節。質松而脆,易破碎。氣臭,味苦咸。以個大、完整、無雜質者為佳。主治血滯經閉,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瘀血疼痛。[1]

形態特徵

虻蟲雌虻體長13~17毫米,黃綠色。複眼大型,無細毛,中部有1條細窄的黑色橫帶。額黃色或略帶淺灰;頭頂被有短毛。觸角黃色,第3節肥大,基部具有粗鈍的背突。唇基和頰黃灰色。下顎須第2節淺黃色,被有白色並雜有黑色的短毛。中胸背板、側板、腹板灰黃色,被有黃色短毛並雜有黑色和黃灰色長毛,翅透明無斑,平衡棒黃色。足3對,中、後足的股節基部1/3處灰色;前足跗節及前足脛節端部黑色;中、後足跗節的端部黑褐色。腹部暗黃灰色;第1~3或1~4腹節背板兩側有大的黃色斑點,中間有暗黃色縱帶,寬約為腹部寬度的1/4~1/3。腹部被有稠密的黃色或黃灰色短毛,有時夾雜有黑色短毛。腹面灰色,第1~2或第1~3腹板的兩側黃色。雄虻形狀相似,但體較小,複眼被有纖細的灰色短毛。 雌虻吸食牛、馬、驢等家畜血液;雄虻不吸血,只吸食植物的汁液。復帶虻形似蜜蜂,寬6~9mm。頭部呈黑褐色,複眼l對,大而突出,多已脫落,複眼中部有一條細窄的黑色橫帶。虻蟲胸部呈黑褐色,背面呈殼狀而光亮,兩側生有兩對透明薄膜狀翅,翅翼超過尾部,胸下面突出,黑棕色。具足3對,腹部棕黃色,被稠密黃色或灰黃色短毛,具6個體節。質松而脆,易破碎。臭氣濃。雌蟲喜棲於牛馬身上吸血,而雄虻則不吸血。所以牛馬身上捕到的均為雌虻。[2]

生活習性

虻蟲棲息於原野草叢間,隱蔽於潮濕的地方,但性喜陽光,成蟲多在高溫強光下白天活動,特別喜在晴天中午飛翔活動。夏季常見飛翔速度快。虻蟲口器為剌吸式,適於吸血,口器有很強刺蝥能力,雌成蟲有時吸取花蜜,但食性為好血性,好附着牛、馬等牲畜皮膚刺吸血液。雄虻不吸血,只吸食植物的汁液。雌虻蟲平時居於草叢和樹林中,喜陽光、燥熱天氣,多在白晝活動,以6-8月最活躍。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3]

功效與作用

虻蟲能逐瘀;產後惡露不盡;干血癆;少腹蓄血;症瘕積塊;跌打傷痛;癰腫;喉痹; 破積;通經;治癥瘕;血滯經閉;撲損瘀血。[4]

繁殖

虻蟲在雌虻產卵盛期,到水田、池塘岸邊的綠色植物葉背面檢查虻蟲卵,如發現有虻蟲卵塊,即可將卵塊連同粘附的植物植株一起采移到飼養池中孵化成幼蟲飼養。虻蟲飼養池用磚砌成,水泥抹面。飼養池面積大小可根據飼養數量而定。虻蟲的發育過程包括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在恆溫環境下,20多天就可以完成一個世代。[5]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