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蠟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蠟梅

中文學名:蠟梅

別稱:金梅、臘梅、蠟花、蠟梅花、
蠟木、麻木紫、石涼茶、唐梅、香梅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樟目

科:蠟梅科

屬:蠟梅屬

蠟梅(拉丁學名: 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 (《Flora of China》)),英文名:Winter Sweet,中文別名:金梅、臘梅、蠟花、黃梅花。[1]
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常叢生。葉對生,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花着生於第二年生枝條葉腋內,先花後葉,芳香,直徑2~4厘米;花被片圓形、長圓形、倒卵形、橢圓形或匙形,無毛,花絲比花葯長或等長,花葯內彎,無毛,花柱長達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質化,口部收縮,並具有鑽狀披針形的被毛附生物。冬末先葉開花,栽培變種有磬口蠟梅;柴油心蠟梅;狗繩蠟梅。蠟梅原產我國中部,性喜陽光,但亦略耐蔭,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臘梅」之說。對土質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輕壤土為宜。
蠟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綻蕾,斗寒傲霜,表現了中華民族在強權面前永不屈服的性格,給人以精神的啟迪,美的享受。它利於庭院栽植,又適作古樁盆景和插花與造型藝術,是冬季賞花的理想名貴花木。花芳香美麗,是園林綠化植物。根、葉可藥用,理氣止痛、散寒解毒,治跌打、腰痛、風濕麻木、風寒感冒,刀傷出血;花解暑生津,治心煩口渴、氣鬱胸悶;花蕾油治燙傷。花可提取蠟梅浸膏0.5-0.6%;化學成分有苄醇、乙酸苄醋、芳樟醇、金合歡花醇、松油醇、吲哚等。種子含蠟梅鹼(calycanthine)。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達4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圓柱形,灰褐色,無毛或被疏微毛,有皮孔;鱗芽通常着生於第二年生的枝條葉腋內,芽鱗片近圓形,覆瓦狀排列,外面被短柔毛。葉紙質至近革質,卵圓形、橢圓形、寬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有時長圓狀披針形,長5-25厘米,寬2-8厘米,頂端急尖至漸尖,有時具尾尖,基部急尖至圓形,除葉背脈上被疏微毛外無毛。 花着生於第二年生枝條葉腋內,先花後葉,芳香,直徑2-4厘米;花被片圓形、長圓形、倒卵形、橢圓形或匙形,長5-20毫米,寬5-15毫米,無毛,內部花被片比外部花被片短,基部有爪;雄蕊長4毫米,花絲比花葯長或等長,花葯向內彎,無毛,藥隔頂端短尖,退化雄蕊長3毫米;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長達子房3倍,基部被毛。 果托近木質化,壇狀或倒卵狀橢圓形,長2-5厘米,直徑1-2.5厘米,口部收縮,並具有鑽狀披針形的被毛附生物。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

生長習性

蠟梅性喜陽光,能耐蔭、耐寒、耐旱,忌漬水。蠟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開放,花黃似蠟,濃香撲鼻,是冬季觀賞主要花木。怕風,較耐寒,在不低於-15℃時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溫,花朵受凍害。好生於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上,在鹽鹼地上生長不良。
耐旱性較強,怕澇,故不宜在低洼地栽培。樹體生長勢強,分枝旺盛,根莖部易生萌櫱。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後葉,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

分布範圍

野生於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廣西、廣東等省區均有栽培。生于山地林中。日本、朝鮮和歐洲、美洲均有引種栽培。

栽培技術

栽植方法

1、露地栽植
選擇土層深厚、避風向陽、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質土壤,一般在春季萌芽前栽植。小苗採取30厘米×5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2-3年生的中等苗按50厘米×55厘米株行距栽植。庭園內定植的大苗樹穴直徑60-70厘米,穴深40-50厘米;穴底填放腐熟的廄肥、豆餅等作基肥,在基肥上覆蓋一層土後,再將帶有土球的蠟梅植株放入,填土,踩實,澆水。
2、盆栽
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做培養土,在盆或缸底排水孔上墊一層石礫,在每年的初冬選擇花蕾飽滿的小株,帶土掘起,植於盆中,開花後即可陳列觀賞。平時放在室外陽光充足處養護。

水肥管理

1、澆水
平時澆水以維持土壤半墒狀態為佳,雨季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積水。乾旱季節及時補充水分,開花期間,土壤保持適度乾旱,不宜澆水過多。盆栽蠟梅在春秋兩季,盆土不干不澆;夏季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水量視盆土乾濕情況控制。
2、施肥
每年花謝後施一次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春季新葉萌發後至6月的生長季節,每10-15天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水;7-8月的花芽分化期,追施腐熟的有機肥和磷鉀肥混合液;秋後再施一次有機肥。每次施肥後都要及時澆水、鬆土,以保持土壤疏鬆,花期不要施肥。
盆栽蠟梅,上盆初期不再追施肥水,春季要施展葉肥,每隔2-3年翻盆換土一次,在春季花謝後進行,同時換掉1/3的盆土。

整形修剪

1、整形
(1)喬木狀樹形。在幼苗期選留一枝粗壯的枝條,不進行摘心培養成主幹。當主幹達到預期的高度後再行摘心,促使分枝。當分枝長到25厘米後再次摘心,使其形成樹冠,隨時剪除基部萌發的枝條。
(2)叢狀樹形或盆栽。幼苗期即行摘心,促其分枝。冠叢形成後,在休眠期對壯枝剪去嫩梢,對弱枝留基部2-3個芽進行短截,同時清除冠叢內膛細枝、病枯枝、亂形枝。對當年的新枝在6月上中旬進行一次摘心。園藝造型一般萌芽時動刀折整枝幹,使之形成基本骨架。至5-6月份可用手扭折新枝。基本定型後,還要經常修剪,保持既定型式。
2、修剪
(1)生長季抹芽、摘心。蠟梅葉芽萌發5厘米左右時,抹除密集、內向、貼近地面的多餘嫩芽。在5-6月旺盛生長期,當主枝長40厘米以上,側枝30厘米以上時進行摘心,促生分枝。在雨季,及時剪去雜枝、無用枝、亂形枝、擋風遮光枝。
(2)花前修剪。在落葉後花芽膨大前,對長枝在花芽上多留一對葉芽,剪去上部無花芽部分,疏去枯枝、病蟲枝、過弱枝及密集、徒長的無花枝和不作更新用的根孽。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掉花芽。
(3)花後補剪。疏去衰老枝、枯枝、過密枝及徒長枝等,回縮衰弱的主枝或枝組。對過高、過長、過強的主枝,可在較大的中庸斜生枝處回縮,以弱枝帶頭,控制枝高、枝長和枝勢。短截一年生枝,主枝延長枝剪留30-40厘米,其他較強的枝留10-20厘米,弱枝留一對芽或疏除。花謝後及時摘去殘花。

主要價值

園林用途

蠟梅是冬季賞花的理想名貴花木。它更廣泛地應用於城鄉園林建設。河南農業大學趙天榜教授曾調查總結了蠟梅園林配置的幾種形式。
(1)片狀栽植,形成蠟梅花林 該種栽植具有面積大、品種多、花期長等特點,是人們遊玩散心、健身之地。
(2)主景配置 指建築正面門口、兩側以及中心花壇處的園林綠化配置。以蠟梅作主景,配以南天竹或其它常綠花卉,構成黃花紅果相映成趣、風韻別致的景觀。
(3)混栽配置 通常採用蠟梅、雞爪楓、黃楊、月季、牡丹、或金鐘花、紅葉李等樹種混栽,構成不同層次,不同物種的灌、喬混合配置。採用自然式的高低相配、錯落有致,造成姿態、花色等綜合配置的花壇,具有多物種、多層次、花期長等特色。
(4)漏窗透景 漏窗透景是江南園林建築中的一大特色。在窗下配置常綠或落葉喬木。蠟梅配以火棘、翠竹、南天竹等,通過漏窗半掩半露之景,顯得可愛。
(5)岩石、假山配置。蠟梅與岩石、假山相配置,也有可取之處。如河南鄭州市紫荊山公園在假山上採用蠟梅不同品種為主景,桂花、地柏、翠竹相配襯,造景美麗,顯得可愛。

藥用價值

解暑生津,順氣止咳。用於暑熱心煩、口渴、百日咳、肝胃氣痛、水火燙傷。
蠟梅不僅是觀賞花木,其花含有芳樟醇、龍腦、桉葉素、蒎烯、倍半萜醇等多種芳香物,是制高級花茶的香花之一。它提煉而成的高級香料,在國際市場上1000克相當於5000克黃金的價格。
代表品種有「素心蠟梅」:《鄢陵文獻志》稱「鄢陵素心蠟梅」,其心潔白,濃香馥郁。因其花開時不全張開且張口向下,似「金鐘吊掛」,故又名金鐘梅。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蠟梅花味甘、微苦、採花炸熟,水浸淘淨,油鹽調食」,既是味道頗佳的食品,又能「解熱生津」。
其果實古稱土巴豆,有毒,可以做瀉藥,不可誤食。
現代藥理分析,蠟梅花含有龍腦、桉油精、芳樟醇等成分。祖國醫學認為:蠟梅花味微甘、辛、涼,有解暑生津,開胃散郁,解毒生肌,止咳的效果。主治暑熱頭暈、嘔吐、熱病煩渴、氣鬱胃悶、咳嗽等疾病。民間常用蠟梅花煎水給嬰兒飲服,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①治久咳:鐵筷子花三錢。泡開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②治湯火傷:蠟梅花(以)茶油浸(塗)。(《嶺南採藥錄》)
花蕾:解暑生津,開胃散郁,止咳。用於暑熱頭暈,嘔吐,氣鬱胃悶,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燙火傷,中耳炎。
根:祛風,解毒,止血。用於風寒感冒,腰肌勞損,風濕關節炎。根皮:外用治刀傷出血。
蠟梅花含揮髮油,油中有龍腦、桉油精、芳樟醇、洋蠟梅鹼、異洋蠟梅鹼、蠟梅甙、a-胡蘿蔔素、亞油酸、油酸等化學成分,葉中含蠟梅鹼、洋蠟梅鹼、異洋蠟梅鹼;鮮葉含氰氫酸。種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等成分。

參考來源

  1. 蠟梅介紹, 園林植物, 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