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蝴蝶標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蝴蝶標本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名:蝴蝶標本

簡 介:用於收藏和研究

主要種類:粉蝶科

蝴蝶結構:分為頭、胸、

腹;兩對翅等

蝴蝶標本:由於蝴蝶一般色彩鮮艷,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所以專門有人收集各種蝴蝶,製成標本,用於收藏和研究。 [1]

蝴蝶標本簡介

蝶,通稱為「蝴蝶」,全世界大約有14000餘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在世界其他地區除了南北極寒冷地帶以外,都有分布,在亞洲台灣也以蝴蝶品種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鮮艷,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這是和蛾類的主要區別,蛾的觸角形狀多樣)。

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專門有人收集各種蝴蝶標本,在美洲「觀蝶」遷徙和「觀鳥」一樣,成為一種的活動,吸引許多人參加。有許多種類的蝴蝶是農業和果木的主要害蟲。

蝴蝶標本主要種類

主要有菜粉蝶、白粉蝶和黃粉蝶,以群集遷飛著名。 主要有鳳蝶和絹蝶(絹蝶有時被單劃為絹蝶科[Parnassiidae])。

包括藍灰蝶、銅色蝶、燕灰蝶、灰蝶和蜆蝶(蜆蝶多見於熱帶美洲,有時被歸為蜆蝶科[Riodinidae]) 蛺蝶是毛刷足蝴蝶。蛺蝶科是最大且種類最多的一科,有些專家再把它細分為幾科。

主要有長尾弄蝶、鸞褐弄蝶等。弄蝶科是一個的大類,多為黑褐色,相當容易辨認。這種毛刷足蝴蝶包括一些普通的蝶類,如海軍上將蛺蝶、蛺蝶、王蝶、斑蝶和赤蛺蝶。

蝴蝶標本蝴蝶結構

蝴蝶的身體分為頭、胸、腹;兩對翅;三對足。在頭部有一對錘狀的觸角,觸角端部加粗,翅寬大,停歇時翅豎立於背上。最大的是澳大利亞的一種蝴蝶,展翅可達26厘米;最小的是灰蝶,展翅只有15毫米。蝶類觸角為棒形,觸角端部各節粗壯,成棒錘狀。

口器是下口式;足是步行足;翅是鱗翅;屬於全變態。體和翅被扁平的鱗狀毛覆蓋。腹部瘦長。蝶類白天活動。在鱗翅目158科中,蝶類有18科。蝶類成蟲吸食花蜜或腐敗液體;多數幼蟲為植食性。大多數種類的幼蟲以雜草或野生植物為食。少部分種類的幼蟲因取食農作物而成為害蟲。還有極少種類的幼蟲因吃蚜蟲而成為益蟲。蝶類翅色絢麗多彩,人們往往作為觀賞昆蟲。

蝴蝶翅膀上的鱗片不僅能使蝴蝶艷麗無比、還像是蝴蝶的一件雨衣。因為蝴蝶翅膀的鱗片裡含有豐富的脂肪,能把蝴蝶保護起來,所以即使下小雨時,蝴蝶也能飛行。

蝴蝶標本製作方法

插針取已還軟的標本,用鑷子輕輕壓開四翅,選適當大小的蟲針,端正地從中胸背面正中垂直插入,穿透到腹面,蟲針尾部在胸部背面處留出8mm。如不能正確掌握長度,可用三級板來量。因為三級板每級的高度是8mm。

整姿首先整理六足,使其緊貼在身體的腹面,不要伸展或折斷,其次使觸角向前,腹部平直向後,然後將插有蝴蝶的蟲針插入展翅板溝槽內,使蝴蝶的身體正好處在溝槽中,插入的深度使蝶翅基部與身體聯接處正好和板面在同一水平上。

然後雙手各用1枚細蟲針同時將一對前翅向前拔移,使兩前翅的後緣連成一條直線,並與身體的縱軸成直角(細蟲針拔的位置最好在剪邊前緣的中部、第一條脈紋的後面,因為前翅第一條脈最粗,不致將蝶翅撕破)。

暫時將此二針插在展翅板上固定。然後另取2枚細蟲針左右同時拔移後翅向前,使後翅的前緣多少被前翅後緣所蓋住,那時後翅暴露面最廣,也符合蝴蝶飛翔時的自然姿態,將此兩細針插在展翅板上臨時固定。將薄而光滑的紙用剪子剪出若干一定寬度的狹條,放在蝶翅的上面,將紙條絆緊,兩頭用大頭針釘住,再將觸角及腹部撥正,也可用大頭針插在那些部位的旁邊板上,使蝴蝶全體保持最優美的狀態,

將四翅上的細蟲針小心拔去(只留胸部1枚蟲針)。 原來包蝴蝶的三角紙上,通常記有採集地點、日期等字樣,注意剪下,附插在旁邊,不要弄錯。展有蝴蝶的展翅板應放在避塵、防蟲的地方(如紗櫥)陰乾,或在溫箱中烘乾。如果不是霉雨天,一星期大約可以陰乾。小心除去大頭針和紙條,將蟲針連標本從展翅的溝槽中取出即成。

參考來源

  1. 蝴蝶標本,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