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蝶戀花·小院深深門掩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蝶戀花·小院深深門掩亞》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的詩詞

《蝶戀花·小院深深門掩亞》宋代詞人歐陽修所作的一首詞。

這是一首描寫怨婦的小詞,上片起三句正面描寫居住環境的封閉隔絕,突出主人公的寂寞孤獨;下片寫薄情郎傅粉狂游,不知在美好年華時陪伴自己,白白地讓青春消逝,容顏凋殘。詞人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含蓄委婉、深沉細膩地表現了閨中思婦複雜的內心感受,重在描寫思婦的慵懶情狀,通過環境描寫來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緒,曲折有致地表現了生活在幽閉狀態下的貴族少婦難以言明的內心隱痛。詞風深穩妙雅,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所謂"韻遠"即指於此。

這首詞是作者早年行役江南時的作品,具體創作時間無從考證。從詞的內容上看,當是的作者境況不佳,或認為可能與科舉考試的失利有關,於是創作了這首詞,借閨人之怨抒發自己內心的愁苦。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蝶戀花·小院深深門掩亞[1]

創作年代;宋代

作品出處;《全宋詞》

文學體裁;詞

作者;歐陽修

詞牌名;蝶戀花

作品原文

《蝶戀花·小院深深門掩亞》

小院深深門掩亞。寂寞珠簾,畫閣重重下。欲近禁煙微雨罷,綠楊深處鞦韆掛。

傅粉狂游猶未舍。不念芳時。眉黛無人畫。薄倖未歸春去也,杏花零落香紅謝。

詞句注釋

①蝶戀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鵲踏枝》。晏殊詞改今名。調名取梁簡文帝蕭綱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的三字。雙調,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②門掩亞:意謂門沒有關死,只是虛掩着。

③寂寞珠簾,畫閣重重下:此為"寂寞畫閣,珠簾重重下"的倒裝,謂寧靜的畫閣,垂下重重珠簾。

④畫閣:彩繪華麗的樓閣。

⑤禁煙:禁止煙火的日子,指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晉文公征介子推入朝做官,介子推不肯,文公命人燒山以迫其出,介子推抱木而死。為紀念這位高士,文公下令國人在這幾日裡不准起火炊飯,故名"寒食"。

⑥傅粉:白面少年。《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未舍:沒有盡興。

⑦芳時:良辰,花開時節。

⑧眉黛(dài)無人畫:謂在如此美好的時節里,女子的黛眉卻沒有人替她描畫了。《漢書·張敞傳》:"敞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台街,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畫眉,因稱眉為眉黛。

⑨薄倖:薄倖郎,古代女子對負心男子的稱呼。杜牧《遣懷》:"十年一覺揚州夢,占得青樓薄倖名。"

白話譯文

深深的小院,關閉起大門。畫閣上珠簾一重一重的放下低垂。要到寒食節了,微微的春雨停了,那綠楊深處的鞦韆直直的懸掛着,紋絲不動。

傅粉人發狂似的去遊冶,還未捨得放棄呢。就是不想在這大好春光時節,沒有人為我畫眉。薄倖郎不歸來,整個春天都過去了,你看杏花已經零落,香花亦在凋謝。

作品鑑賞

上片用"小院深深門掩亞"提起,既表明了這座小院中女主人公的身份,又表現出她此時的心境。一個能在深深庭院中生活的女子,肯定是位貴族婦女,她之所以不把門緊緊鎖上,是因為她朝思暮想的情郎還沒回家,她在苦苦地等待着呢。按理說如此"芳時",她應該走出房門,起碼要到自家的庭院裡觀賞春光才是,可她又為什麼把重重的珠簾都垂下來呢。在這一句里,一定不能忽略"寂寞"二字,正是由於如此大好時光里沒有人與她共度,使她感到無比寂寞,沒有心情去欣賞花草。時間已經接近寒食,楊柳也已長得茂盛,而庭院裡那架鞦韆,依舊孤孤單單地懸掛在那裡無人理會:見不到女主人公嬌美的身影,更聽不到她銀鈴般的笑聲。"欲近"句點明時間是寒食節,一場小雨後,更顯淒清蕭索。"綠楊"句更顯環境之深邃寂寞。整整一闋的文字,令人感到最真切的只有兩個字:寂寞。

下片着力寫女子的孤獨與哀切,她在心底埋怨着深深愛着的那個情郎,他是那麼英俊瀟灑,倜儻風流,可惜無論愛他有多深,他都沒有真正把自己放在心上,依舊在外面恣意冶遊。你知道不知道,大好春光里,苦苦等待你歸來的美人已有很多天沒有好好梳妝了,本該替我畫眉的你真的把我忘到腦後去了。眼看着春天快過完了,你這個薄情郎還沒有回家,不知道你想讓我等到什麼時候。到此為止,女子的情緒越來越激動,雖然這些話只能默默地對自己說,但她畢竟在屋裡待不住了,無法自控地走出屋門,盼望着出現奇蹟:或許一眼看到那冤家就在門前,朝她走來呢。然而這只是她的一廂情願,映入她眼帘的,僅僅是粉紅色的花瓣隨着風兒紛紛落下。最後這句話很有深意,它不僅強力昭示了女主人公的失意,更把女子紅顏易逝的哀苦通過杏花飄零折射出來,更增加了全詞的情感力度。

詞寫閨怨,寫一個女子由於丈夫薄倖,放蕩不歸,又值暮春時節,從而引起的寂寞無聊、哀怨感傷,卻又無可奈何的感情。這些都是她內心的哀怨,但她內心更存在着焦急,"薄倖"人還未回來,可春已歸去,杏花已零落凋謝。她的內心是多麼盼望春歸之前能與這個"薄倖"人相聚。

古詩文鑑賞

白居易簡介

歐陽修(1007年-1072年),[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歐陽修一生寫了500餘篇散文,各體兼備,有政論文、史論文、記事文、抒情文和筆記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內容充實,氣勢旺盛,深入淺出,精煉流暢,敘事說理,娓娓動聽,抒情寫景,引人入勝,寓奇於平,一新文壇面目。歐陽修是傑出的應用文章家。他一生著述頗豐,《歐陽修全集》(中國書店1986年版。本文所引歐文皆出此集)有文章2651篇,應用文2619篇,可見他的文章寫作主要是應用文寫作;還撰有《新五代史》74卷,《新唐書》75卷。他不僅應用文寫作頗有建樹,而且對應用文理論貢獻也很大。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

視頻

歐陽修及其創作

千秋史話:歐陽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