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蝶鞍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蝶鞍點

來自 愛問醫生 的圖片

中文名:蝶鞍點

外文名:sella turcica

所屬學科:醫學美學

美容醫學

公布時間:2015年

蝶鞍點(學名 sella turcica)是2015年公布的醫學美學美容醫學名詞。 [1]

蝶鞍點定義

頭顱X射線片中蝶鞍的中心點。

蝶鞍點出處

《醫學美學與美容醫學名詞》第一版。

常用X線頭影測量的標誌點

節選自《口腔正畸學》主編:傅民魁 林久祥

一、顱部標誌點

蝶鞍點(S.sella):蝶鞍影像的中心。這是常用的一個顱部標誌點,在頭顱側位片上較容易確定。

鼻根點(N.nasion):鼻額縫的最前點。這是前顱部的標誌點,代表面部與顱部的結合處。有些X線片上,此點顯示不太清楚,是因為其形態不規則骨縫形成角度之故。

耳點(P.porion):外耳道之最上點。頭影測量上常以定位儀耳塞影像之最上點為代表,稱為機械耳點。但也有少數學者使用外耳道影像之最上點來代表,則為解剖耳點。

顱底點(Ba.basion):枕骨大孔前緣之中點。一般此點較易確定,常作為後顱底的標誌。

Bolton點:枕骨髁突後切跡的最凹點。

二、上頜標誌點

眶點(O.orbitale:)眶下緣之最低點。當病人兩側對稱及在完好的定位下,左右眶點才於同一水平,但實際上難以達到。一般X線片上可顯示左右兩個眶點的影像故常選用兩點之間的點作為眶點,這樣可減小其誤差。

翼上頜裂點(Ptm.pterygomaxillary fissure):翼上頜裂輪廓之最下點。翼上頜裂之前界為上頜竇後壁,後界為蝶骨翼突板之前緣,此標誌點提供了確定了上頜骨的後界和磨牙的近遠中向間隙及位置的標誌。

前鼻棘(ANS.anterior nasal spine):前鼻棘之尖。前鼻棘點常作為確定齶平面的兩標誌點之一,但此標誌點的清晰與否與X線片的投照條件有關。一般不作近遠中長度測量所用。

後鼻棘(PNS.posterior nasal spine):硬齶後部骨棘之尖。

上齒槽座點(A.subspinale):前鼻棘與上齒槽緣點間之骨部最凹點。此點僅作為前後向測量所用。

上齒槽緣點(SPr.superior prosthion):上齒槽突之最前下點。此點常在上中切牙之牙釉質-牙骨質界處。

上中切牙點(UI.upper incisor):上中切牙切緣之最前點。一般上中切牙的測量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以此點與根尖相連作為中上切牙牙長軸來作為角度測量的一個平面,另一種是測量此點與其他結構間的距離。

三、下頜標誌點

髁頂點(Co.condylion):髁突的最上點。

關節點(Ar.articulare):顱底下緣與下頜髁突頸後緣之交點。關節點常在髁頂點不易確定時而代替髁頂點。

下頜角點(Go.gonion):下頜角的後下點。可通過下頜支平面和下頜平面交角之分角線與下頜角之相交點來確定。

下齒槽座點(B.supramental):下齒槽突緣點與頦前點間之骨部最凹點。齒槽緣點(Id.infradentale):下齒槽突之最前上點。此點常在下中切牙之牙釉質-牙骨質界處。

下切牙點(Li.lower incisor):下中切牙切緣之最前點。

頦前點(P.pogonion):頦部之最突點。

頦下點(Me.menton):頦部之最下點。

頦頂點(Gn.gnathion):頦前點與頦下點之中點。

D點:下頜體骨性聯合部之中心點。

這些標誌點中,有些是在正中矢狀面上,是單個的點。如鼻根點、蝶鞍點等。而有些則是雙側的點,如下頜角點,關節點等。若由於面部不對稱而使兩側之點不重疊時,則取二點間的中點作為校正的位置。

四、軟組織側面標誌點

額點(G.glbella):額部之最前點。

軟組織鼻根點(NS nasion of soft tissue):軟組織側面上相應的鼻根點。眼點(E.eye):瞼裂之眥點。

鼻下點(Sn.subnasale):鼻小柱與上唇之連接點。

唇緣點(vermilion borders):

上唇緣點(UL′):上唇粘膜與皮膚之連接點。

下唇緣點(LL′):下唇粘膜與皮膚之連接點。

上唇突點(UL):上唇之最突點。

下唇突點(LL):下唇之最突點。

軟組織之頦前點(Pos.pogonion of soft tissue):軟組織頦之最前點。

軟組織頦下點(Mes.menton of soft tissue):軟組織頦之最下點。

咽點(K):軟組織頸部與咽部之連接點。

參考來源

  1. 蝶鞍點, 好大夫在線,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