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袁渭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施建軍
File:袁渭康 WPS圖片.jpg
出生 1935年7月1日
上海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職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博導

'袁渭康

基本信息

編輯分類 袁渭康,研究生畢業。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博導,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袁渭康長期從事工業反應器的研究與開發。發展了移動床煤氣化器模型的近似解析解和通用的相平面分析法,以及反應器多態的全局分析法。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獲1999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專著4本 。

個人簡介

953年,在華東化工學院化工機械系學習, 1958-1962年,為同院化學工程系研究生。 1962-1973年,在北京化工學院擔任助教。 1973年,在華東理工大學任職至今,歷任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系主任,化學反應工程研究所所長。 1979-1981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客座研究。 1984年,任博士生導師。 1989年,丹麥技術大學客座教授,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研究領域

長期從事化學工程研究,以化學反應工程為主要方向。在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工作涉及催化反應工程及多相反應工程, 反應器模型化及動態學,以及電化學反應器等。在反應器的研究開發方面,創導了工業反應過程開發方法的主要思想, 並成功主持了幾個重要的工程應用項目。曾數度獲國家及部委獎勵,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積極推動國際學術交流。1992年創議成立亞太化學反應工程工作委員會並任首任主席,組織地區學術活動。 該委員會現已被公認為是平行於北美和歐洲在本領域中三個國際組織之一。 1998年創建中法化學與環境工程聯合實驗室並任中方負責人。該實驗室目前有雙方12個實驗室參加,運行良好。 當前研究方向:反應器工程,非傳統反應工程。 研究方向 (1) 催化劑和催化反應過程:催化新材料與催化劑製備,非均相催化反應過程開發 (2) 超臨界流體技術:超臨界聚合物加工,超臨界反應,近臨界水反應等。 (3) 反應器的非定態行為與動態操作:換向固定床反應器,強制振盪多相流反應器,電流振盪電化學反應器等。

[1]

學術論著

1. 化學反應工程分析,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 2. Reactor Engineeri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Art, Ind. Eng. Chem. Research , 1994, 74 (10): 638 3. Estimating Radial Velocity of Fixed Bed with Low Tube-to-Particle Diameter Ratios, AIChEJ, 1997, 43 (5): 1319 4. Modeling of a Fixed-Bed Reactor Using the K-L Expansion and Neural Networks, Chem. Eng. Sci., 1996, 51 (10): 2179 5.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Unsteady-State SO2 Converters, Canad. J. Chem. Eng., 1996, 74 (10): 772 1. Adsorption of benzene and cyclohexane on gamma-Al2O3 and Pd/gamma-Al2O3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136(2-3):414-418, 2008.03.01 2. Zeta potential on the anti-scalant modified sub-micro calcite surface 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328(1-3):60-66, 2008.10.01 3.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fibers: Effect of metal purification ElectrochimicaL ACTA, 53(10):3587-3596, 2008.04.01 4. Adsorption of ammonia on activated carbon from aqueous solu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ess, 27(2):225-233, 2008.07 5. In situ FT-IR spectroscopic study on the conformational changes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in the presence of supercritical CO2

獎項

獲獎 "基因重組酵母發酵過程的自適應狀態估計和優化控制策略",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4。,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參考文獻


  1. 袁渭康 黨政機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