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奧多·利普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奧多·利普斯Theodor Lipps(1851年7月28日-1914年10月17日)出生於慕尼黑,以美學理論而著稱。

是19世紀後期的德國哲學家和心理學家。為德國的哲學建立了奠定框架。

曾任教慕尼黑大學,是當時德國最有影響力的大學教授之一,吸引了許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但有部分學生不認同利普斯的心理主義,並與胡塞爾的學生一起發展出了一個所謂「本質現象學」的新哲學分支。其中包括莫里茨·蓋格,他最先撰寫了一篇關於移情的本質和意義的現象學文章,與利普斯的影響直接相關。 [1]

利普斯重點關注藝術審美概念,他的哲學思想大部分都圍繞這些問題展開,利普斯晚年接受了埃德蒙德·胡塞爾的一些觀點。

移情說

1897年,利普斯把實驗心理學運用於美學的研究發表《空間美學》,該論文分析審美的移情現象,他以古希臘的「多利克式」(Doric)的柱式為例來說明,當我們在看待審美對象時,重點是在它的形式及客間意象,而不在物質本身,例如希臘的柱式是以一塊、一塊石頭搭上去的,石柱本身物質是高大粗壯,但上面鏤刻著凹凸相間的垂直槽紋,我們欣賞的不是一塊塊大石頭,而是由石頭構成的線、面、形的「空間意象」,當我們觀看「多利克」石柱, 按照物理原理,石柱承受三角牆及屋頂的重壓,它給我們的感覺應該是下垂和膨脹的感覺,但我們欣賞它時卻得到相反的感覺,為什麼如此呢?因為我們把自己的經驗移情到石柱使我們看到的「空間意象」成了自己的化身,當我們覺得聳立飛騰,石柱也聳立飛騰了。[2]

移情的四種類型

利普斯以移情原理為中心,在他的《美學》一書中對審美經驗作了系統的論述。他指出,美的價值是一種客觀化的自我價值感,移情是審美欣賞的基本前提。他把移情區分為4種類型:

①一般的統覺移情,給普通對象的形式以生命,使線條轉化成一種運動或伸延。

②經驗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對象擬人化,如風在咆哮、樹葉在低語。

③氛圍移情,使色彩富於性格特徵,使音樂富於表現力。

④生物感性表現的移情,把人們的外貌作為他們內心生命的表徵,使人的音容笑貌充滿意蘊。

在同期發表的《移情、內模仿和器官感覺》一文中,他指出:審美的享受不是對於對象的享用,而是自我享受,是在自身之內體驗到的直接價值感。這種審美體驗是產生於自我的,而與被感知到的形象相吻合。所以,它既不是自我本身,也不是對象本身,而是自我體驗的對象形象,形象與自我是互相交融、互相滲透的。在這裡享受的自我與觀賞的對像是同一的,這是移情現象的基礎。在審美觀照中,對象的活動使人喚起了一種自我的意向,但是它又消融在全神灌注的觀照中,為對象的活動所取代,由此使人獲得了相應的滿足。其心理機制並非觀念的聯想,而是由內模仿和運動感的中介作用產生的。 [3]

簡要分析

利普斯的「移情說」側重於對主體心理功能的體驗,把主體的感覺、情感等提到了審美對象的地位,揭示了美感中包含了審美主體的心理錯覺等美感心理規律。

但利普斯的「移情說」是建立在 它的最大缺陷就是否定了審美對象的客觀性;在強調主體因素的能動作用時,忽視了對客體這一外部因素的分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