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川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川道
[ 原圖鏈接圖片來源於呢圖網]

中文名: 西川道

地理位置: 中國四川省

所處時代: 民國時期

西川道中國四川省的歷史行政區劃。曾存在於民國時期。[1] 中華民國建國初期,承襲清朝舊制。不同之處在於廢除府,將所有不管縣的州、廳全改為縣,1914年時在省縣之間設置93個道,青海、新疆及內外蒙古保留盟旗,西藏保留宗作為基層區劃。當時的省份依當時順序排列,有直隸、奉天、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山西、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陝西、甘肅、新疆、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22省。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道是省與縣之間的一級地方行政組織。1913年1月8日設,1924年7月1日廢。基本沿用前清舊制。各省所轄道數和各道所轄縣數不等。治所在省會的稱首道。 各道行政首長初名觀察使,1914年 5月23日改稱道尹。其職權主要為頒行單行規程、監督所轄官吏、節制調遣地方武裝、奉行上級委辦事務、出巡等。道署初名觀察使公署,1914年5月23日改稱道尹公署,分置內務、財政、教育、實業四科,各科設科長一人,科員若干人。 1928年北伐後,國民政府廢除了道,之後設立了行政督察區,作為省的派出機構,一個行政督察區管理十幾個縣。 西川道,本名川西道,隸屬於四川省,民國二年(1913年)置。1914年6月改名西川道,治成都縣(今四川省成都市)。轄成都、華陽、簡陽、廣漢、崇慶、什邡、雙流、新都、溫江、新繁、金堂、郫縣、灌縣、彭縣、崇寧、新津、平武、江油、北川、彰明、茂縣、汶川、綿陽、德陽、安縣、綿竹、梓潼、羅江、懋功、松潘、理番等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

著名人物

胡春田:四川中江人。前清秀才,四川陸軍軍官學堂畢業。曾任川北宣慰使參謀長,大足、鄰水縣知事,國民黨20軍3旅長,四川兵工廠總辦,西川道尹。

相關視頻

西川道情zlb儘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