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望洋聖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望洋聖堂
圖片來自pixnet

西望洋聖堂,又稱主教山聖堂、海崖聖母小堂、卑拿聖堂等,是位於澳門西望洋山天主教教堂,建於1622年。小堂曾多次重修,1935年與主教私邸一同重建為現時規模。

名字典故

西望洋聖堂原名卑拿聖堂(Capela de Nossa Senhora da Penha),「Penha」在葡萄牙文意為位於海邊之山岩。西望洋聖堂因其建於澳門西望洋山山頂而得名。聖堂旁的建築物曾是主教的寓所,西望洋山又稱主教山,教堂又被稱主教山小堂。

歷史

西望洋聖堂位置原有西望洋山砲台堡,建於1622年(即天啟二年),以防禦荷蘭的入侵。小敎堂的興建,乃因葡萄牙航海者曾與荷蘭海盜船相遇卻未受傷害,實現許下的建堂諾言。[1]聖母瑪利亞為主保的聖母堂建於炮台旁,初為在駐炮台的葡萄牙士兵進行祈禱及參與彌撒之用。[2]1892年後,炮台被拆卸後,教堂得以逐步擴大及多次修繕。1935年,由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高若瑟策劃,並將教堂與主教私邸一同重建為現時規模。

建築風格

建築物蓋有哥德式教堂尖頂,反映古典折衷主義風格。[3]西望洋聖堂及主教私邸已被評定為「具建築藝術價值之建築物」並收錄於《澳門文物名錄》。

堂前設大理石的聖母望洋像,西望洋聖堂聯貫相通後面的主教私邸。附近的路德聖母岩洞設聖母像,象徵聖母曾在法國路德城的顯現事件。

參考文獻

  1. 主敎山小堂 Template:Wayback,澳門百科全書
  2. 海崖聖母小堂 Template:Wayback,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
  3. 西望洋聖堂及主教私邸 Template:Wayback,澳門文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