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芹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芹鎮隸屬於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位於延城中心區10公里。境內自然資源豐富。自古商賈雲集,商貿繁榮。截至2011年8月,下轄2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和1個社區管委會。當地普及普通話。是福建省重點工業衛星鎮、閩北十強鄉鎮、省級文明鄉鎮。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25030公頃,常住人口32381人。[1]

區位交通

概況

東鄰夏道鎮,西交沙縣,南接塔前鎮,北連來舟鎮茫盪鎮。沙溪、富屯溪兩大河流貫穿全鎮。205、316國 道和京福衢南高速公路及鷹廈鐵路縱橫交匯、直通省內外通訊信號覆蓋全境,寬帶直接入戶,程控電話可直撥世界各地。有南平市高新技術園區、沙溪口電廠、南平電機廠等30多家大型企事業單位,900多家鎮、區企業。

名稱由來

該鎮自唐五代建制鎮系閩北千年古鎮之一,原稱西津鎮、三芹鎮,因址在延城之西,清代時更名西芹。

經濟發展

該鎮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強力突出工業突破工業,形成了竹木製品、機械製造、農副產品深加工、汽貿、現代物流倉儲服務和電子信息業等六大工業產業集群雛形,截至2011年8月,共有規模工業企業12家,上億元企業2家。2010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4.35億元;工業總產值9.4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0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75億元;財政總收入3102萬元,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14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676元。

社會事業

該鎮社會事業和諧發展。文化共享工程、農村社區村建設、遠程視頻科技服務網絡、鄉村管理大專班、西芹人民藝術團等在全省率先開展,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被文化部授予"全國優秀基層服務點"稱號,高坪村的萬畝竹海生態旅遊列入全市"森林人家"建設示範點,鎮政府連續6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村鎮和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先進集體。

民生工程

該鎮大力推進民生工程。始終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亨"的理念,面對2010年歷史罕見特大暴雨洪水造成的災害,科學規劃選址新亭、漿甲、水汾頭三個集中重建點,占地總面積727.96 畝,建築總面積15.7萬平方米,安置1313戶,5390人,其中新亭是全省最大的重建點。舉全鎮之力,發揚"5+2"、白加黑的連續奮戰精神,歷經8個月完成全部重建戶的分房交房工作。同時,規範小區管理,重建點成立社區管委會,制定社區文明公約、社區居民自治章程及社區服務管理公約。

基層組織

該鎮率先開展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工作;率先探索、建立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三資"監管機制,並被寫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報告;率先開展黨務村務發言人制度;全面學習推廣"168"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模式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不斷擴大黨內民主,切實加強了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