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霞院水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霞院水庫,是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位於小浪底壩址下游16公里處的黃河幹流上,距離洛陽市25公里,離孟津縣城10公里,離吉利區5公里,離鄭州市116公里。水庫的任務是以反調節為主,結合發電,兼顧灌溉、供水等綜合利用。

中文名 西霞院水庫

性 質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

地理位置 小浪底壩址下游16公里處

任 務 反調節為主 結合發電 灌溉 供水 壩軸線 長3122米 壩 段 長513米 最大壩高 20.2米 壩頂寬 8.0米 壩頂高程 138.2米 總庫容 1.62億立方米

工程內容

西霞院反調節水庫主要建築物有土石壩、泄洪閘、排沙閘、河床式電站廠房、王莊引水閘、壩後灌溉引水閘及電站安裝間下排沙洞等,壩軸線總長3122m,其中(泄洪、發電、引水)混凝土壩段長513m。泄水、發電建築物集中布置在右岸灘地,共設置21孔泄洪閘,排沙建築物包括電站廠房左側的排沙洞、右側的排沙閘和機組之間的排沙底孔,王莊引水閘位於泄洪閘右側,灌溉引水閘位於電站下游左側岸邊。左右岸灘地和河槽段為土工膜斜牆砂礫石壩,最大壩高20.2m,壩頂寬8.0m,壩頂高程138.2m,上游邊坡1:2.75,下游邊坡1:2.25。其中左岸(含河槽段)壩長1725.5m,右岸壩長883.5m,砂礫石壩總長2609m。

工程規模

西霞院水電站為河床式廠房,最大高度為51.5m,設有4台單機容量為35 MW的軸流轉漿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40MW,多年平均發電量5.83億kw.h。壩基防滲採用混凝土防滲牆。西霞院反調節水庫總庫容1.62億m3,正常蓄水位134m,汛期限制水位131m。

工程建設

西霞院工程主要工程量為:土石方開挖730萬m3,混凝土防滲牆9.8萬m2,混凝土85.3萬m3,大壩土石方填築283.22萬m3,金屬結構8720t,鋼材4.6萬t。

投資概算

工程概算總投資21.97億元,其中由小浪底建管局籌資5億元,其餘部分由國家投資[1]

反調節運用

西霞院水庫通過對小浪底水電站調峰發電的不穩定流進行再調節,使下泄水流均勻穩定,減少下遊河床的擺動,減輕對下游堤防等防護工程的沖刷。當小浪底發電流量較大時,西霞院水庫按反調節流量要求發電,多餘水量存於庫中,或根據需要調峰發電;當小浪底水電站停機時,利用庫中存水按反調節水量下泄,滿足黃河下遊河段的工農業用水要求。很多大型水利工程都有反調節工程,比如三峽水利工程配套的反調節工程是葛洲壩。不過三峽水利工程是先建的反調節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而小浪底工程是後建的反調節工程——西霞院水庫工程。壩體採用複合土工膜防滲以複合土工膜代替粘土心牆防滲,減少粘土料場,少占耕地,節約投資。地基處理難度大由於西霞院水庫大壩坐落在黃河多年淤積的砂礫石層上,壩基處理難度很大。西霞院水庫的發電和泄洪壩段為混凝土壩,坐落在黃河多年沉積的軟岩上。如何處理好51.5m高的混凝土壩基礎,這是擺在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和建設管理者面前的嚴峻課題。

工程效益

西霞院水庫建成後,將大大改善黃河下游供水條件,減少黃河下游斷流的發生,可以在下游發展灌溉面積113.8萬畝,每年還可以向附近城鎮供水10019萬立方米。西霞院水庫平均年發電量5.83億度。西霞院水庫深度為51.5米,每年進行調水調沙時,排泄孔敞開下泄,泥沙不會淤積,也不會妨礙下游打撈「流魚」。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西霞院水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備用水源。

視頻

野釣大師西霞院水庫 海杆釣黃河大鯉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