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覃海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覃海安

[圖片網址 來自 牛遊戲網 的圖片]

中文名:覃海安

覃海安(1822—1868),壯族,原名覃永貞,字墨波,廣西武鳴縣雙橋鄉蘇宮村人[1] 。覃海安25歲中舉,此後,幾次會試不第。曾在東蘭一帶設館任教,後又在衡陽花葯寺收授生徒以維持生活[2] ,窮困終身,47歲時客死

書館。覃生前寫過許多詩,但大半散失,除了方志略有所錄外,韋豐華在《今是山房吟余瑣記》中收輯其詩,並稱覃為一代詩才,為粵西所少見。海安詩作今存30餘

首,大都是七言律體,或弔古傷今,或詠物寫事,或唱和贈酬,或發抒不平。《都門雜興》組詩是其在北京會試時所作,其中一首寫的清代咸豐七年(1857年)英法聯

軍攻入廣州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情況,詩人對外國侵略者的憤慨,對投降賣國之輩的譴責,通過連串典故的構成畫面形象。《武緣縣圖經》稱讚其詩「精警遒煉」[3]

出生日期:1822

民族 :壯族

逝世日期:壯族1868

本名: 覃海安

目錄 1基本內容

基本內容

覃海安(1822—1868),壯族,原名覃永貞,字墨波,廣西武鳴縣雙橋鄉蘇宮村人。25歲中舉,此後,幾次會試不第。曾在東蘭一帶設館任教,後又在衡陽花葯寺收授

生徒以維持生活,窮困終身,47歲時客死書館。覃生前寫過許多詩,但大半散失,除了方志略有所錄外,韋豐華在《今是山房吟余瑣記》中收輯其詩,並稱覃為一代詩

才,為粵西所少見。海安詩作今存30餘首,大都是七言律體,或弔古傷今,或詠物寫事,或唱和贈酬,或發抒不平。《都門雜興》組詩是其在北京會試時所作,其中一

首寫的清代咸豐七年(1857年)英法聯軍攻入廣州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情況,詩人對外國侵略者的憤慨,對投降賣國之輩的譴責,通過連串典故的構成畫面形象。

《武緣縣圖經》稱讚其詩「精警遒煉」。

詞條標籤: 人物清代武鳴縣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