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覆鼎金保安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獅湖保安宮
圖片來自南藝網

覆鼎金保安宮位於臺灣高雄市三民區鼎金里金獅湖畔,建廟歷史可溯至1883年(清光緒九年),為一座道教廟宇主祀中壇元帥三太子

沿革

位於覆鼎金,據稱係今鼎金中街後 方,有一東西長,南北短,面積約有半公頃左右之小丘,表面圓滑而宛如盛金之釜,覆蓋於地表,故名覆鼎金山(台灣府誌云:方言謂釜為鼎,山圓淨如釜之覆)。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年),水師提督施琅入口,本地屬鳳山縣管轄。金獅湖原名大埤,或 覆鼎金埤,位於獅頭山麓,獅頭山原稱「虎頭山仔」,堪輿師堪定虎頭山有靈穴(臥獅穴),其土壤為黃土,以「金」喻之;金獅穴下之水面,稱之「金獅湖」。[1]

清咸豐年間(公元一八五一~一八六一年)先民迎奉 太子爺公(中壇元帥)神像至此定居結社;斯時未有建廟,僅草葺茅舍一座,暫奉太子爺公,光緒年間,始改建公厝。據光緒十八年,由盧德嘉主編之「鳳山縣采訪 冊」記載:「太子爺廟」光緒九年林源和大德重修,請示太子爺公命名保安宮,俗稱「鼎金廟,於此奠立。

台灣光復後,民國四十一年梅月(四月)開始重建,擇地鼎金中街 和天祥一路交叉口之三角窗地段,採華南三川宮殿式建築,同年十月一日落成,舉行安座大典。(現舊廟已於民國八十七年拆除改建市場店舖)。

民國七十七年荔月(六月)吉日動土興建,擇地金獅湖畔坐北向南建坪六百餘坪。 新廟背倚獅山面臨金獅湖,是華北宮殿式建築,大殿安奉中壇元帥,陪祀右殿天上聖母、註生娘娘,左殿二郎神、福德正神等。三樓右邊太乙殿,安奉太乙真人,左 殿尊奉六十太歲星君。四樓乃凌霄寶殿,尊奉玉皇大帝,陪祀三界公、南北斗星君等。神像莊嚴而肅穆,有極高之雕塑藝術,鐘鼓樓屹立左右,設計大方而典雅。

特色

國內建築系的學生和中央研究院歷史學系的教授對保安宮很有興趣,亦研究參觀。 中國正統的彩繪:和璽彩繪旋子彩繪蘇式彩繪[2] ,在保安宮中舉凡可見此三種彩繪之美。

和璽彩繪

一般用於皇帝殿或廟宇的正殿部份,主要以「龍」的形象為主體,無論正、偏殿只要有安神位的地方,都是以「龍」的形象作為彩繪的主體,按照古制,製作嚴謹。

旋子彩繪

蜈蚣圈,信徒休息區餐廳等場所及事務人員工作處,則是以「變體龍」為主體進行彩繪。

蘇州彩繪

是我們常說的人物、山水、花鳥的圖案造形,格調高雅且浪漫。

保安橋

保安宮對外連絡的交通道是保安橋,仿造大陸永定河上的蘆溝橋石獅造型,並以趙州孔橋的縮影設計,下層以半圓拱橋方式,上層則以平台方式建築,是一雙層疊合而成,厚度約是一般橋之兩倍,堅固美觀。橋上的漢白玉石獅雕刻係仿蘆溝橋石獅造型,由河北省曲陽縣雕刻學校名師親手雕琢,共三百餘座,石獅表情傳神,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金爐

大有名氣的保安宮金爐,它是第一座由電腦控制的環保金爐,結合新科技所建造的環保焚金爐,內部用了7萬多塊的耐火磚,佔地約35坪;燃燒後的煙經由機房水洗除塵處理後,達到無污染、無公害的標準。

資訊

農曆九月初九 中壇元帥聖誕 祝壽 夜巡 歌唱比賽

農曆七月十五 中元普度法會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鼎金一巷36號

電話:07-3423488

自行開車: 國道1號-鼎金系統交流下-鼎中路-鼎金後路。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高雄站下-轉搭高雄市公車(33路)至金獅湖站下。

影片

覆鼎金保安宮(金獅湖)沿革國語版(完整版)財團法人高雄市覆鼎金保安宮
覆鼎金保安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