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觀賞多棘馬夫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多棘馬夫魚Heniochusdiphreutes和鐮魚Zanclus canescens的對比:可見普通馬夫魚鼻吻部更長,且鼻部黑點顏色更深,臀鰭更大且末端圓潤;多棘馬夫魚額頭與胸部更飽滿,鼻吻部短,臀鰭小且形狀為三角形。

特徵

多棘馬夫魚Heniochus diphreutes身體側扁,體白色。有兩條寬闊的黑色斜紋,第一條從背鰭前端開始,覆蓋腹鰭;第二條其背鰭從第一第二背鰭之間開始,結束於臀鰭後端。第一背鰭白色延長,第一枚硬棘延長成絲狀;第二背鰭、胸鰭和尾鰭黃色。口鼻突出,頂部灰暗帶黑色斑點。眼睛黑色,有一條黑色斑紋跨過額頭連接雙眼。[1]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熱帶、亞熱帶以及溫帶海域,從非洲東海岸,包括紅海,到波利尼西亞和夏威夷,從日本南部到克羅馬克群島(新西蘭)。喜歡棲息在食物豐富且遍布藏身處的礁石區域,多群體活動。在野外多捕食浮游生物,鹵蟲的無節幼體和成體,小型蝦蟹等甲殼類,糠蝦等撓足類以及各種無脊椎動物,幼魚也會作為清潔魚啄食大型魚類的寄生蟲以及死皮。

水族養殖

在魚缸內可以接受各種活食、冷凍食品以及薄片和顆粒飼料,是蝴蝶魚中十分好養的品種之一,因其亮麗的體色在水族貿易中廣受歡迎,通常也被作為鐮魚(神像)Zanclus canescens的低難度替代品出售,因此外國水族市場上也有「假神像(False moorish idol)」的商品名。需要注意的是,多棘馬夫魚在魚缸內十分容易啃食觀賞珊瑚,因此不建議投放到珊瑚缸中,可以飼養在純魚飼養的裸缸或者岩礁造景缸中,如果在飲食中添加維生素可以讓它們更健康活得更久。如果想飼養多條或者同屬混養應同時入缸以避免爭鬥。

飼養信息

建議水族箱尺寸:700升

飼養難度:難

珊瑚兼容性:小心

鹽度:1.020-1.025

溫度:22-27℃

性情:溫和

食物:雜食性,可以接受各種食物

最大體長:18-21厘米

IUCN評級:LC 低危

生活水深;5-30米,某些種群可達210米深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