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觀賞粟點蝴蝶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粟點蝴蝶魚別名熱帶魚,主要分布在中太平洋東部的珊瑚礁海域,體寬闊側扁,嘴略微伸長。面部灰白色,嘴黃色,全身淡黃色,個體差別有時偏白有時偏黃,有垂直排列的大小不一的黑色圓點,背鰭和臀鰭亮黃色,尾鰭淡黃色透明,尾柄處有較大的黑斑。背鰭硬棘13-14枚,軟條20-23枚;胸鰭軟條14-15枚;臀鰭硬棘2-3枚,軟條17-20枚。側線鱗片38-53枚。

簡介

粟點蝴蝶魚Chaetodon miliaris是夏威夷群島和約翰斯頓環礁的特有種,是夏威夷群島最常見的蝴蝶魚,但在約翰斯頓環礁比較罕見。成群活動於潟湖礁區和外海淺灘,主要捕食珊瑚礁上方的浮遊動物,偶爾捕食底棲的小型無脊椎動物,有時也作為中上層大型魚類的清潔魚,碰到沒有親魚守護的雀鯛卵那就是天上掉滿漢全席了。粟點蝴蝶魚生性活潑大膽,在潛水活動中可以靠近觀察,甚至會有魚群主動接近浮潛者和潛水員。夏威夷當地叫它 「lau wiliwili」 ,指其外形與夏威夷刺桐(wiliwili)的葉片相似,顏色則和葉片脫落時一樣。[1]

形態特徵

粟點蝴蝶魚背鰭鰭棘(總數):13~14條,背鰭軟條(總數):20~23條,臀鰭鰭棘:2~3條,臀鰭軟條:17~20條。成魚體高而呈卵圓形,頭部上方輪廓平直。吻尖,但不延長為管狀,前鼻孔具鼻瓣。前鰓蓋緣具細鋸齒,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兩頜齒細尖密列,上頜齒具5~6列,下頜齒約4~5列。體被中型鱗片;側線向上陡升至背鰭第9~10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鰭基底末緣下方。背鰭單一。體乳黃色,體側具許多灰色和黑色圓點形成數列點狀豎帶頭部棕褐色至黑色眼帶窄於眼徑但在眼上方較寬,僅向下延伸至鰓蓋緣。自背鰭軟條部向下經尾柄而至臀鰭軟條部為金黃色;背鰭及臀鰭乳黃色至黃色;胸鰭白色透明;腹鰭和尾鰭與體色一致,尾柄具一較大的黑斑。

生活習性

粟點蝴蝶魚是熱帶魚,主要分布在中太平洋東部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約翰斯頓島(Johnston Island)和夏威夷群島一帶海域。棲息於較淺的礁盤區水深1~3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較淺的礁盤區域,偶爾出現在水深250米附近。多半成群生活。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