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觀賞紋帶蝴蝶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紋帶蝴蝶魚,Chaetodon falcula,蝴蝶魚科蝴蝶魚屬。魚體上有三塊黑斑,背鰭後半部及臀鰭和尾鰭為鮮黃色,尾鰭基底有一黑橢圓形斑。成魚都成雙同行。適合群養在450升及更大的裸缸水族箱,可以放一些石頭美化。不適合養在珊瑚缸里,它會吃掉海葵珊瑚蟲無脊椎動物。吃魚卵海棉、珊瑚蟲、底棲小動物、藻類等,可餵無脊椎動物冷凍食品、藻類。是大型蝶魚。 英文名:Blackwedged butterflyfish, Falcula Butterflyfish

簡介

紋帶蝴蝶魚(金雙印蝶)Chaetodon falcula主要棲息於潟湖和外海的珊瑚礁區或者岩礁斜坡區域,主要以小型無脊椎動物和各類珊瑚為食。體寬闊側扁,嘴尖伸長,主體白色,背側以及後部亮黃色,體側有垂直排列的深色條紋,臀鰭和背鰭上有明亮的橙色花紋,眼睛被黑色條紋遮蓋,尾柄黑色,最顯著的特點是背部有兩個黑色的鞍形斑塊。[1]

外形特徵

背鰭硬棘12-13枚,軟條23-25枚;胸鰭透明,鰭條14-16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20-21枚。側線鱗片29-34枚。生活在中西太平洋的姊妹物種烏利蝴蝶魚(雙印蝶)Chaetodon ulietensis與其體色基本一致,主要的區別是烏利蝴蝶魚的亮黃色僅在身體後部同時尾柄是圓形斑點而紋帶蝴蝶魚的整個背側都被亮黃色覆蓋尾柄是黑帶環繞,此外兩者的背部黑斑也有形態差異

環境

紋帶蝴蝶魚適宜溫和魚類的大型純魚缸,需要活石造景供其躲藏以及開闊的空地供其游泳,據說軟珊瑚安全,但是僅針對幼魚,成魚不適宜混養任何珊瑚。

分布

印度洋,包括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群島和非洲東海岸,東至印度尼西亞。

食物

肉食,包括石珊瑚、海綿、海葵,以及蠕蟲、海膽和甲殼類等小型無脊椎動物。

飼養要求

水溫: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小心,有一定攻擊性

最小水族箱尺寸:265升

體長:可達20(厘米)

難養度:一般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