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觀賞金口馬夫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口馬夫魚,Heniochus chrysostomus,蝴蝶魚科馬夫魚屬。

金口馬夫魚(Heniochus chrysostomus)又稱羽毛關刀,屬鱸形目蝴蝶魚科、馬夫魚屬,為一種生存在珊瑚礁區的熱帶海水魚類。金口馬夫魚廣布於印太海域南部至澳大利亞東部,活動於珊瑚礁豐茂的地區,攝食各類有機物碎屑及海藻等。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印度西部,東至皮特康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昆士蘭南部及新克勒多尼亞群島。台灣南部、東部及綠島、蘭嶼可見其蹤跡。

特徵

金口馬夫魚Heniochus chrysostomus是一種小型蝴蝶魚,身體側扁,近三角形,體白色。體側三條寬的棕色斜條紋第一條從額頭延伸到腹鰭額頭顏色較淺,腹鰭接近黑色寬度從眼睛到背鰭前端,覆蓋眼睛第二條從第一背鰭延伸到臀鰭,背鰭端棕色,顏色漸深,到臀鰭接近黑色;第三條斜紋不明顯,位於第二背鰭基部,也延伸到部分尾柄處,顏色較第二背鰭更淺,因此與第二背鰭的黃色相接時不容易分辨。第一背鰭延長,鰭條不成拉絲狀,而是排列成白色褐色交疊的羽毛狀;胸鰭、第二背鰭、尾鰭黃色;臀鰭一半是與體色一致的白色,一半被條紋的深棕色覆蓋。口鼻短而突出,嘴黃色,延伸至額頭。幼魚外觀與成魚基本一致,臀鰭後部的棕色區域有黑色的假眼斑。

棲息區域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水域,喜歡棲息在珊瑚豐富的礁區,多成對出現;幼魚獨居,通常活動在河口和潟湖區域,偶爾出現在近岸海域,活動深度較成魚淺,多在20米以內。成魚主要以啃食軟珊瑚和石珊瑚的息肉為主,偶爾也捕食石縫中和砂底中的蠕蟲和小型甲殼類等無脊椎動物。[1]

介紹

由於其特殊的食性,即便是經驗豐富的飼養者也很難在魚缸里長時間餵養,它需要足夠大的水體和足夠多的活石供其啃食和躲藏,同時不能混養攻擊性強的魚類,初入缸時應用活的鹽水蝦或其他營養豐富的活食引誘其開口,等它習慣了人工投餵後就可以增加冷凍的肉類食品如糠蝦蝦肉,也可以購買活蛤蜊餵食,一般不接受人工飼料。如果想飼養多條或者同屬混養應同時入缸以避免爭鬥。

飼養信息

建議水族箱尺寸:800升

飼養難度:難

珊瑚兼容性:小心

鹽度:1.020-1.025

溫度:22-28℃

性情:溫和

食物:軟珊瑚和石珊瑚,蠕蟲、甲殼類等底棲無脊椎動物

最大體長:18厘米

生活水深:2-40米

IUCN評級:LC 低危

分布範圍

印度洋-太平洋

參考來源

  1. 馬夫魚屬 金口馬夫魚、羽毛關刀(Heniochus chrysostomus)]珊海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