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諾氏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諾氏鷸
Nordmann's Greenshank

台灣水鳥研究群 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
圖片來自flickr

基本資料

學名     Tringa guttifer

目/科/屬  鴴形/鷸/鷸

遷徏狀態   過境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29-32cm/136-158g

諾氏鷸,雌雄同型。虹膜黑褐色。嘴基黃色、先端黑色、略翹,繁殖羽嘴基轉藍灰色。腳黃色、矮短。

  • 繁殖期
  1. 頭至後頸密佈黑褐色縱斑。體下灰白色,胸、脇有黑褐色粗斑。
  2. 體上灰褐,頭及後頸有黑褐色縱斑。體背有明顯黑褐色軸斑、白色羽緣及小點斑。下背至尾羽白色,尾羽有稀疏暗色橫紋。
  • 非繁殖期,體上灰褐,有窄細的淡色羽緣。體下近白色。
  • 亞成鳥似非繁殖期,但整體褐色較濃,體背佈滿淡色羽緣及小點斑。
  • 飛行時,翼下覆羽全白,腰白色面積大而明顯。腳略伸出尾羽端外。

棲地&習性

在繁殖地上,棲息於沿海低地沼澤和沼澤池周圍稀疏的落葉松森林。

退潮時沿潮水線活動。

在繁殖場上捕食小魚;還有多毛類動物,多毛類動物,小甲殼類為食,喜食蟹類,會將蟹腳甩斷再食。

繁殖

一月奠定,季節持續到七月初。

保育

瀕臨滅絕。

鳴聲

發出特別的「嘓」或"闊酷"聲。

外觀相似性

青足鷸腳較長且偏綠,嘴灰黑、嘴基灰綠色。飛行時,翼下覆羽斑紋多、非全白,腳伸出尾羽端甚長。

分佈

薩哈林島鄂霍次克海;可能還有鄂霍次克海堪察加半島。冬季範圍並不廣為人知,但記錄在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國緬甸南部至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在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菲律賓以及其他地方可能也很常見。[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Nordmann's Greenshank - Series 1 - Krabi Estuary, Thailand, March 2018
Nordmann's Greenshank, Dongtai, Jiangsu, 11 Aug. 201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