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認知療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認知療法
來自快資訊的圖片
認知療法

中文名稱 :認知療法

起 源 :於20世紀60~70年代

應用學科 :心理學

外文名稱 :CognitiveTherapy

認知療法(Cognitive therapy)於20世紀60~70年代在美國產生,是根據人的認知過程,影響其情緒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求治者的不良認知,從而矯正並適應不良行為的心理治療方法。

概念

認知療法(CognitiveTherapy)是根據認知過程,影響情感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患者的不良認知的一類心理治療方法的總稱。認知療法的基本觀點是:認知過程及其導致的錯誤觀念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適應不良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認知有關。認知療法常採用認知重建、心理應付、問題解決等技術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其中認知重建最為關鍵。[1]

歷史

认知疗法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心理治疗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技术。这种改变人的认识观念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由你说出你自己的观点,并依照这种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推理,最后引出矛盾和谬误,从而使你认识到先前思想不合理的地方,并由你自己加以改变。20世纪,另一名哲学家维持根斯坦(L·Wittgnehstein)提出了语言分析哲学,目的就是要改变当时哲学领域中语词不清,概念混乱的局面。实际上,这是一种更为严密的揭示并纠正错误思想的方法。自从心理学从哲学范畴中独立出来,心理学的理论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而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则是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的第三股势力。认知疗法作为一种系统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在理论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阿伦.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以及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

基本原理

認知行為

由於文化、知識水平及周圍環境背景的差異,人們對問題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認知。所謂認知一般是指認識活動或認識過程,包括信念和信念體系、思維和想象。具體來說,"認知"是指一個人對一件事或某對象的認知和看法,對自己的看法,對人的想法,對環境的認積和對事的見解等等。例如:同樣的一所醫院,小孩可能依自己的認識和經驗,把它看成是一個"可怕的場所",不小心就會被打針;一般人會看成是"救死扶傷"之地、可幫其"減輕痛苦";而有些老年人則可能把醫院看成是"進入墳墓之門"。所以,關鍵不在"醫院"客觀上是什麼,而是被不同的人認知或看成是什麼不同的認知就會滋生不同的情緒,從而影響人的行為反應。因此,"認知療法"強調,一個人的非適應性或非功能性心理與行為,常常是受不正確的認知而不是適應不良的行為。正如認知療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貝克(A·T·Beck)所說:"適應不良的行為與情緒,都源於適應不良的認知,因此,行為矯正療法不如認知療法。"例如,一個人一直"認為"自己表現得不夠好,連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歡他,因此,做什麼事都沒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認知療法的策略,便在於幫助他重新構建認知結構,重新評價自己,重建對自己的信心,更改認為自己"不好"的認知。認知理論認為人的情緒來自人對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評價、解釋或哲學觀點,而非來自事情本身。情緒和行為受制於認知,認知是人心理活動的決定因素,認知療法就是通過改變人的認知過程和由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觀念來糾正本人的適應不良的情緒或行為。治療的目標不僅僅是針對行為、情緒這些外在表現,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維活動和應付現實的策略,找出錯誤的認知加以糾正。

重構認知

認知療法主要着眼點,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認知問題上,試圖通過改變患者對已、對人或對事的看法與態度來改變所呈現的心理問題。"認知"是指一個人對一件事或 某對象的認知和看法,對自己的看法,對人的想法,對環境 的認識和對事的見解等等。正如認知療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貝克(A·T·Beck)所說:"適應不良的行為與情緒,都源於適應不良的認知。因此,認知療法的策略,在於重新構建認知結構,認知療法常採用認知重建、心理應付、問題解決等技術 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其中認知重建最為關鍵。艾利斯(Ellis)認為,經歷某一事件的個體對此事件的解釋與評價、認知與信念,是其產生情緒和行為的根源,不合理的認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只有通過疏導談論來改變和重建不合理的認 知與信念,才能達到治療目的。貝克也指出,心理困難和障礙的根源來自於異常或歪曲的思維方式,通 過發現、挖掘這些思維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現實的思維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地適應環境。梅欽伯姆(Meychenbaum)認為,人的行為和情緒由自我指令性語言控制,而自我指令性語言在兒童時代就已經內化,雖在成人期意識不到,但仍在控制人類的行為和情緒。如果自我指令性語言在形成過程中有誤,則會產生情緒障礙和適應不良行為。因此,治療包括學習新的自我指令、使用想象技術來解決問題等。

區別

認知療法不同於傳統的行為療法,因為它不僅重視適應不良性行為的矯正,而且更重視改變病人的認知方式和認知-情感-行為三者的和諧。同時,認知療法也不同於傳統的內省療法或精神分析,因為它重視病人的認知對其心身的影響,即重視意識中的事件而不是無意識。內省療法則重視既往經歷特別是童年經歷對問題的影響,重視無意識而忽略意識中的事件。 從另一角度言,認知療法乃是針對心理分析療法的缺陷而發展起來的。因為在心理分析治療時,常着重於心理與行為的潛意識和情感癥結,而這種潛意識的欲望或情感,往往只是施治者的分析推測,不容易向患者解釋,也不容易被患者接受,更不易作為治療的着眼點來操作。治療把着眼點放在認知上,它不必管看不到、也抓不到的潛意識,只要更正這些可用語言描述的觀念、想法、信念,處理好非功能的"認知"即可。既明顯,又具體,易取得患者的理解與協作。

現實評價

大家知道,人在藥物作用、疲勞、意識清晰度下降或過份警覺的狀態下可以出現感知歪曲,從而影響現實評價,如"草木皆兵"。在異常認知方式的影響下,同樣可以出現現實檢驗的錯誤。如固執病人,把別人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顰都認為與自己有關;抑鬱病人總覺得事事不如人,猶如行屍走肉;疑病症病人把軀體的任何不適都認為是嚴重疾病的象徵等。正常人能夠區分主觀與客觀、假設與現實;在接受假設以前,知道先對假設進行檢驗。如果二者混為一談,如焦慮病人把任何風吹草動都視為危險信號。還有的病人雖然進行了檢驗,但只接受與自己觀點一致的證據,拒絕與之相反的證據,以致患者的認知評價不能正確反映現實。要幫助患者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讓病人充分認識到自己認知的局限性,施治者可直接或間接地向患者運用認識論的原理,來解釋以下問題:①對現實的感知,不同於現實本身,最多也只能接近現實,因為感覺器官的功能有限,不可能完全反映現實,在病態的情況下尤其如此;②對感知的解釋依賴於認知過程,如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以及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過程容易出錯,任何生理、心理問題都可影響認知過程。

試驗驗證

認知治療的基本觀點是:認知過程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適應不良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性認知有關。醫生的任務就是與病人共同找出這些適應不良性認知,並提供"學習"或訓練方法矯正這些認知,使病人的認知更接近現實和實際,隨着不良認知的矯正,病人的心理障礙亦逐步好轉。一些研究資料表明,認知在不良行為的產生過程中可能占據着極重要的地位,對此有人提出只要經過認知矯正就可達到治療目的。拉什等曾用認知療法和丙咪嗪治療41例單相抑鬱症門診病人,分兩組比較其療效,發現治療12周以後兩組病人均有顯著緩解,而認知療法組病人在自我報告和臨床量表評分上的改善更為明顯;另外,認知療法組病人對治療取合作態度者較藥物組為多(分別為78.9%,22.7%)。隨防6-12月,療效穩定。近10多年來,認知治療興起,並得到迅速發展。阿登納艾里斯戈得夫雷特、貝克和麥生保等對認知治療的發展有重要貢獻。認知治療有不同的類別,強調不同的重點,採用不同的技術,但有許多共同的原則。其基本理論是:行為和情感是由認知作為中介的,適應不良性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性認知有關。醫生的任務是認出這些認知,並提供適當的方法或學習技術矯正這些適應不良性認知。由於適應不良性認知被矯正,將導致心理障礙的好轉。雖然認知治療也採用行為技術,但是認知治療的目標是改變認知過程,而不是某些行為。認知治療仍在發展中,已有約10篇報告證明,貝克的認知治療對抑鬱症有明顯療效,相當於或略高於三環抗抑鬱劑。拉什等報告中度與重度抑鬱症經12周認知治療完全緩解出院者達83%。肖亦取得類似結果。認知治療尚無令人滿意的分類,主要包括艾氏理性情緒療法,戈得夫雷特的系統理性重建法、貝克認知治療(CT)和麥生保的自我指導訓練與應激接種訓練等。[2]

治療過程

建立求助動機

於此過程中,要認識適應不良的認知-情感-行為類型。病人和治療醫師對其問題達成認知解釋上意見的統一;對不良表現給予解釋並且估計矯正所能達到的預期結果。比如,可讓病人自我監測思維、情感和行為,治療醫師給予指導、說明和認知示範等。

適應認知矯正

於此過程中,要使病人發展新的認知和行為來替代適應不良的認知和行為。比如,治療醫師指導病人廣泛應用新的認知和行為。

處理日常問題

培養觀念的競爭,用新的認知對抗原有的認知。於此過程中,要讓病人練習將新的認知模式用到社會情境之中,取代原有的認知模式。比如,可使病人先用想象方式來練習處理問題或模擬一定的情境或在一定條件下讓病人以實際經歷進行訓練。

改變自我認知

於此過程中,作為新認知和訓練的結果,要求病人重新評價自我效能以及自我在處理認識和情境中的作用。比如,在練習過程中,讓病人自我監察行為和認知。

具體療法

  1. 識別自動思維
  2. 由於引發心理障礙的思維方式是自動出現的,已構成了來訪者思維習慣的一部分,多數來訪者不能意識到在不良情緒反應以前會存在着這些思想。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諮詢師首先要幫助來訪者學會發現和識別這些自動化的思維過程。諮詢師可以採用提問、自我演示或模仿等方法,找出導致不良情緒反應的思想。
  3. 識別認知錯誤
  4. 所謂認知性錯誤即來訪者在概念和抽象上常犯的錯誤。這些錯誤相對於自動化思想更難識別,因此諮詢師應聽取並記錄來訪者的自動性思維,然後幫助來訪者歸納出它們的一般規律。
  5. 真實性檢驗
  6. 真實性檢驗就是將來訪者的自動思維和錯誤觀念作為一種假設,鼓勵他在嚴格設計的行為模式或情境中對假設進行檢驗,使之認識到原有觀念中不符合實際的地方,並自覺糾正,這是認知療法的核心。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就是讓來訪者意識到自己並非被人注意的中心。很多來訪者總感到自己是別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他人的評價。為此,他常常感到自己是無力的,脆弱的。如果來訪者認為自己的行為舉止稍有改變就會引起周圍人的注意和非難,那麼諮詢師可以讓他不像以前那樣去和人交往,即在行為舉止上稍有改變,然後要求他記錄別人不良反應的次數,結果他發現很少有人注意他言行的變化,他自然會認識到自己以往觀念中不合理的成分。

焦慮水平監控

多數來訪者都認為他們的抑鬱或焦慮情緒會一直不變的持續下去,而實際上,這些情緒常常有一個開始、高峰和消退的過程,而不會永遠持續。讓接受諮詢的來訪者體驗這種情緒漲落變化,並相信可以通過自我監控,掌握不良情緒的波動,從而增強改變的決心。

相關理論

馬爾奈和阿恩考夫(1978年)理論

歸納了認知學習理論家常用的三個基本觀點,對學習認知療法有重要的意義:

  • (1)人們的適應性或適應不良性行為和情感的類型是經過認知過程而產生的;
  • (2)這些認知過程可以被一定的"圖式"(貝克將不合邏輯的推論稱為圖式)所激活;
  • (3)治療醫師的主要角色既是診斷者又是教育者。即評定適應不良性認知過程,安排一定的學習訓練任務、矯正認知、行為和情感的類型。

適應症

抑鬱症

一般說來,求治者的主要問題若跟非功能性的認知有關,則是根據異常認知而形成的,如對人的偏見、對自己的自卑、對事情抱有錯誤或消極的態度等等,均適合運用認知療法來進行治療。在臨床上,認知療法適應於各種神經症,但主要是用來治療抑鬱症,尤其是單相抑鬱症(內因性抑鬱症)的成年病人。也可作為神經性厭食、性功能障礙和酒精中毒等病人的治療方法,還適用於治療焦慮障礙、社交恐怖、偏頭痛、考試前緊張焦慮、情緒激怒和慢性疼痛病人。認知治療可以用於治療許多疾病和心理障礙。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療情緒抑鬱病人,尤其對於單相抑鬱症的成年病人來說是一種有效的短期治療方法。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報道,認知治療主要適用於治療單相抑鬱症門診病人,抑鬱病一般經過12周的認知治療,80%的病人有顯著改善,療效優於用丙咪嗪藥物治療的對照組,隨訪一年,療效穩定。另外,愛丁堡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匹茲堡大學的研究組也分別報道了認知治療可以取得像抗抑鬱藥物一樣的療效;其中愛丁堡大學的布萊克伯恩(1981)等人報道,將原發性抑鬱症病人隨機分成藥物治療組、認知治療組和藥物-認知治療合併治療組。經過20周的積極治療,結果發現合併治療的門診病人療效優於其他二組。但對於精神病性抑鬱病人,認知治療可能效果較差。[3]

相關視頻

常用心理治療技術 認知療法

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