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讓愛揚起文學的風帆(李彥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讓愛揚起文學的風帆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讓愛揚起文學的風帆》中國當代作家李彥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讓愛揚起文學的風帆

認識文瑾,緣於我們對文學的愛。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文瑾在縣工會做女工工作,她周圍有一群女子文學愛好者,出於對家鄉才女石評梅女士的崇拜,便想到要組織成立一個純女性的文學團體。這樣,既可傳承評梅遺志,也能彰顯「文獻名邦」之風尚。經過姐妹們的精心籌劃,徵得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的同意和支持後,「平定女子文學社」於1992年5月24日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之際成立了。文瑾被推薦為社長,我當時作為縣政協副主席,被聘為名譽社長。從此,我們的文學之航啟程了。

爾後的十多年,這支純女性的文學隊伍由平定縣拓展到了陽泉市,2005年8月29日,文瑾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領導的提議,與姐妹們一道籌備成立了「陽泉市評梅女子文學社」。她仍為社長,我仍為名譽社長。

我們是文友,更是朋友。在十多個風雨春秋的磨礪中,她帶出了一支百餘人的女子文學創作隊伍,她在工作之餘,自籌經費,為女社主編了五輯《紅鬃馬》。2004年10月,她的第一本散文集《故園情懷》正式出版。

《愛的世界》是評梅女子文學社社員作品集——《紅鬃馬》系列叢書中其中的一本書,這套叢書由文瑾主編。

這本《愛的世界》是她的詩歌散文集,裡面蘊涵着諸多愛的閱歷與夢想。當她把墨香未乾的詩文送到出版社之後,便邀我為之作序。我了解她的苦痛與幸福,也了解她的奮鬥與憂傷,可以說,我是她在文學道路上成長與執着於文學事業的見證人。

對於文瑾,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友誼愈加厚重。我對她的認識也逐步地從情感的層面提高到了理性的層次。我越來越認為她是個從心理至言行,從言行至品質;從生活至工作,從工作至業餘;從自身至家庭,從家庭至社會都滿懷着愛意的有品位,有高尚情操的人。是愛,張揚着她文學的風帆。是愛,使她活得充實,做得瀟灑,寫得真誠。

2006年元月,文瑾被當選為市婦聯九屆三次執委會委員的那次會上,我在她新用的筆記本上寫下了「女社社長」、「評梅傳人」、「古州俠女」、「老區賢媳」、「醜醜夫人」、「文瑾女士」等一連串的文字。現在想把這些稱呼作一詮釋。

稱她「女社社長」是名符其實的。承評梅志,她矢志不渝;傳評梅風,是她的夙願。她曾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女傑——石評梅》的編劇到北京陶然亭作採訪與拍攝工作,在石評梅與高君宇的塑像前,她真的掉淚了。她寫過一篇叫《陶然亭寄語》的散文,那文筆、那真情是業內朋友共知的。

之所以稱其為「俠」,是她曾有過路見不平,出手相助的義舉和偶遇孤憐,解囊支援的善行,文學社中的姐妹就有不少得到過她的幫助。因文學之緣,姐妹們都願意把生活中的遭遇和文瑾一起訴說,一起去想辦法解決生活中的一道道難題。所以,在平日裡,她被比她大和比她小的兄弟姐妹稱為「蘭姐」。

她的婆家在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山莊裡,那裡是抗戰七區,曾做過我軍的後方醫院。文瑾結婚二十年了,她幾乎每個月都要給婆婆捎些營養品回去,其賢其孝是村里人共知的,因為我們同鄉做媳,所以了解得多了一些。

「醜醜夫人」是她的網名,透過網絡文章就可看見她的真誠。她喜歡上網,她說:「網絡中的人如同現實中的人,百人百性,網絡是個情感世界,同樣需要愛心。」於是,她有了諸多天南地北的朋友。

至於「文瑾女士」則是她的大名了。她曾因敬稱一位女領導為「先生」而遭到不解,我說:「你就做女中之士吧,士不分男女,凡憂國憂民,有膽有識者皆可為士。」她的小名叫「蘭花」,不到五十歲,卻與閻王爺對坐了好幾次,她的命運也如同蘭花一般,雖然美麗,卻遭受了七災八難,她遭遇車禍多處受傷,做過兩次手術,可謂遍體鱗傷。我對她說:「大難不死,必有大任啊。」在她一次次地與死神搏鬥勝利之後,那刻骨銘心的磨難也就促使她更加熱愛生活,更加感謝命運對她的眷顧和恩賜了。

許是那種常人不能體會出的感念,那是一種升華了的愛,那是一種熾熱的愛,細膩的愛,寬厚的愛,廣博的愛,這愛,不僅激勵着她自己,也感動着她身邊的人,她對這個世界的愛,完全地滲透在了她的文學作品之中。

讀她的《愛的世界》,讓人能讀出了她的親情之愛,朋友之愛,事業之愛,這愛真的是那麼純潔與高尚,真誠與執着。

幽蘭的嫻雅,是魏家庭院中的珍寶。童年和閨中的記憶是她人生的財富。

評梅精神薰陶下的蘭花不只是美麗,也是經風見雨而溢香吐芳的。正是這種對生活、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對文學的大愛,才使她更加成熟,更加堅韌不拔。

網絡中的她,如蟬,既能蜷伏,也能鳴和長風。我認為,無論是蜷伏,還是鳴叫,都是她對生命之愛的追求。

親情、友情中的愛則是她永遠駐守在人生故園中的魂靈。

天涯無際,四方有愛。愛國、愛黨、愛民,黨旗下那顆跳動着的中國共產黨員的心中寄託的是她至高無上的愛。大愛的境界永遠激勵着她的人生和事業勃勃升騰。

這就是文瑾《愛的世界》展示的情懷。《愛的世界》是真愛之香茗,是博愛之瓊漿,是大愛之真言。讀《愛的世界》可以讓你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

生活是美好的,文學是美好的。只有用愛揚起文學的風帆,才會有「望遠探滄海,達濟天下」的襟懷。最後送文瑾一句話:文章有頁字有數,而愛意無邊。希望文瑾《愛的世界》更加寬遠而博大,也希望天下的所有人愛心永駐!

[1]

作者簡介

李彥良,山西昔陽人,1948年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