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說唐三傳·第五十九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說唐三傳·第五十九回出自於《說唐三傳》,《說唐三傳》一般指薛丁山征西。該書採用章回體形式,講述了唐代薛丁山的故事。 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征東有功,被封為平遼王。因與皇叔李道宗結怨,被陷下獄。幸於危急之際,西涼哈迷國犯境,徐茂公立推薦仁貴掛帥征戰,逃過此劫。仁貴征西,誤中圈套,被困鎖陽城,為蘇寶同飛刀所傷。當他傷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際,得知兒子薛丁山尚在人間,並知自己與兒子有一段難解死結。[1]

內容

第五十九回 盜金鶯奉竇逞能 攝魂鈴擒花伯賴

適才話言不表,再說唐營。次日天明,元帥升帳,令先鋒羅章領兵一萬打關。羅章領令,結束停當,頂盔貫甲,上馬提槍,領兵出營。來到關前,抬頭一看,兩山環繞,中間關城。令軍士大罵。

小番報入關中。花家兄弟聞報,全身披掛,帶領番兵,放炮開關,衝出兩支人馬,來到陣前。羅章抬頭一看,見為首二將,俱是紅扎巾,狐尾當頭,雉尾高挑,身穿金甲,一人提槍,一人拿鞭,臉分白黃;都騎高馬,一樣打扮。羅章明知花氏兄弟,挺槍出馬,直刺花伯賴。伯賴大怒,舉槍相迎,戰有二十回合。叔賴見兄不勝,提鞭出陣助戰。羅章全不在心,一條槍敵住兩般軍器,一場大戰,又戰到五十餘合。羅章全不懼怯,越戰越有力。叔賴放出金鶯,飛空撲面衝來。羅章大驚,回馬就走,被叔賴一鞭打來,正中肩上,伏鞍大敗而走。花氏兄弟在後趕來。

探子報入營中說:「羅先鋒被番將鞭打肩上,大敗而走,請元帥發兵接應。」梨花聽了大怒,令丁山出陣接戰。劉仁、劉瑞為左右救應。三將得令,領兵衝出。讓過羅章,接住花家兄弟交戰。劉仁、劉瑞也向前,殺得花家兄弟汗流浹背。伯賴拖槍回馬就走。丁山在後趕殺。叔賴獨戰二將,又放出神鶯撲面飛來。劉仁、劉瑞看見,回馬就走。叔賴又祭起鞭來,正中二將背上,幾乎落馬。眾將救回。丁山正追伯賴,聽得二將被打,正欲回身來救,叔賴神鞭已到面前,打中肩上,伏鞍大敗而逃。花氏兄弟大喜,驅兵掩殺,殺得唐兵一大半。探子報入營中,元帥大驚,令秦漢、月娥、一虎、金蓮四將速擋花家人馬,快救回三將。「得令!」四將領兵出營。那花氏兄弟大殺唐兵,見紅日沉西,又見大唐人馬衝出,鳴金收軍,進關排宴慶賀,此話不表。

再言元帥梨花。眾將救回三將,四員大將俱皆打傷,忙將丹藥敷好,一時痊癒。元帥說:「羅將軍,番將用何法術將諸將打傷,連輸二陣,損兵大半。」羅章說:「小將今日出去打關,見關上扯起繡旗,書着花伯賴、花叔賴。關旁兩座高山,東西兩將鎮守。那叔賴身邊有一隻火眼金鶯放出,要吃人眼目。小將招架不住,被神鞭打中。」元帥說:「他有金鶯利害,傷損我兵。明日出陣,眾將須要小心防備。」眾將依令不表。再言秦漢對一虎說:「元帥也防備金鶯。待我與你今晚盜取金鶯,明日出戰,自然得勝。」一虎依言,當夜瞞了元帥,一個鑽天,一個入地,私進關中。來到番營,想道:「金鶯乃叔賴之物,必在西營。」叔賴身邊有兩個愛妾,一個名愛娘,一個名歡娘。歡娘乃貪婬之女,俱皆絕色。這歡娘因叔賴不進他房,在燈下長嘆,怨言仇恨。

秦漢在屋上聽得明白,想道:「原來此女怨恨,待我看一看。」飛落階前,往房中一看,果見此女手托香腮,眼中流淚。秦漢看見,進房抱住番女。那歡娘一看,大驚說道:「你這矮子,是人是鬼,快快說來。」秦漢笑道:「你不要看輕了我,我雖身矮,乃大唐名將秦漢,有鑽天之術,來探軍情,見美人彈琵琶聲聲怨言,驚得我在雲端內跌入你房。今夜與你成其好事,勝自空房獨宿,休錯過良辰美景。」那歡娘聽了說:「看你不出,倒是唐朝上將。既蒙見愛,今晚從了你,待破了關,要娶我的。」秦漢說:「這個自然。」正要上床,那一虎在地下聽得明白,鑽將出來,喝道:「你兩個做得好事。」唬得二人大驚。歡娘一看,又是一個矮子。秦漢說:「師兄為何也在此?」一虎說:「師弟不要貪色,和你既進關來,盜金鶯要緊。」秦漢對歡娘說:「夫人,我和你後會有期。不知金鶯放在何處?」歡娘說:「那金鶯乃夫主防身之寶,東房去尋。」秦漢說:「承指引了。待破了關,娶你成親。」秦漢飛入東房;一虎地行入內。歡娘想道:怪不得唐朝元帥女殺得西涼勢如破竹,關門指日可破。二大王呵,我不負你,你偏待我。我今日打點歸唐,只候破關。

不表水性楊花之女,再言兩員矮將飛到東房,見房中燈燭輝煌,照得如同白日。房中也有一個女娘,坐在床前,也生得絕色,也口出怨言。對於錦帳,叫聲:「冤家,為何象死人一樣睡了?不念奴家青春,正好雲情雨意,鸞鳳顛倒,醉得如此!快快醒來,脫了衣服好睡。」叫了幾聲,鼻息如雷,只是不應。那愛娘無奈,脫了衣裳,露出了嫩粉肌膚,斜露酥胸,鑽入帳內,噯聲嘆氣。秦漢在帳外見了他明眉,好不動火,想道:「這番兒,好受用。」正當三更時分,好下手了,但不知金鶯放在何處?立在欄杆邊團團尋覓。只見一虎鑽出對秦漢說:「師弟,你不見床頭前掛着的不是金鶯麼?」秦漢一看果然。忙走到床前,取下籠來。誰想金鶯大叫起來,床上叔賴驚醒,翻身坐起一看,秦漢接了一虎的鶯籠,飛在雲端。叔賴下床,見一矮子大怒,取過神鞭打下。一虎身手一扭不見了。叔賴大驚說:「這人倒有地行之術。」抬頭一看,不見了鶯籠,唬得魂不附體,說:「矮子不曾拿去,為何不見了?又是奇事。」只聽得半空中金鶯叫聲,連忙出外,抬頭見雲端又有一個矮子,提了籠兒,說道:「花叔賴,你靠着這隻金鶯兒,昨日陣上傷我四員上將。我秦將軍盜取了。」說罷飛去。叔賴說:「可惜金鶯,蒙師父五龍公主贈我,上陣至寶。不料唐營有鑽天入地之人,要來行刺也不難。」傳令兵士營中守護,亂到天明。此話不表。

再言秦、竇二將回入營中。秦漢說:「師兄盜鶯,未奉軍令,倘元帥知道治罪不便。」一虎說:「師弟,將鶯踹死,埋其形跡。」秦漢點頭,果然將鶯連踹數踹,登時而死。二人不睡,候到天明。

元帥升帳,眾將分立兩旁。元帥說:「昨日傷了四員將。

今日誰去打關。」閃出天蓬黑臉陳金定,上帳說:「末將願去打關。」元帥說:「姊姊雖然勇猛,不可獨往。」令月娥同去,兩員女將得令。金定提錘,月娥使雙刀,全身披掛,上馬出營。帶了人馬,殺到關下叫罵。那花叔賴不見了金鶯,正與伯賴商議,聽得番兒報說:有二員女將攻關。二人一聽大怒,開關出陣。叔賴接住金定;伯賴迎住月娥。二女兩男,一場大戰。伯賴與月娥戰到數十合,伯賴實難取勝,回馬詐敗而走。月娥喝聲:「那裡走!」隨後趕來,取出攝魂鈴一搖,伯賴馬上坐不住,迎面一交,跌下馬來。番兵正要來取,被月娥輕舒猿臂,捉過馬來,回馬飛奔進營獻功。那叔賴實戰不過金定,見兄被捉,回馬大敗而逃。金定在後追趕,叔賴不進關中,落荒而走。一路追去,追到山凹內面,叔賴說:「好利害的蠻婆,叫我前去無路,後有追兵,我命休矣!」

只見騎鶴一仙女落下說:「陳金定休得無禮!俺公主在此。」手執雌雄寶劍,敵住金定。金定昔日在武當聖母處認得的,喝聲:「赤龍公主,你是出家修仙學道之人,也來管閒事,待我擒番將獻功。」公主大怒說:「陳金定,那花叔賴是我姊妹的徒弟,焉能不救。你若贏得我手中寶劍,我便還你。」金定性子急猛,聽此言大怒說:「休得誇口!」舉起鐵錘打去。公主將雙劍交迎,兩下大戰。叔賴見了大喜說:「救兵到了!飛馬逃入關中。二人正在廝殺,聽得虛空鶴叫,又來了四位仙女。金定看來不對,回馬而去。五龍公主也不追趕,駕鶴進關。叔賴接入營中,說道:「金鶯被矮子盜去,哥哥又被捉拿,方才若無師父相救,弟子性命難保。」五位公主說:「徒弟不須煩惱。梨花依黎山門下,傷我同道之人甚多。今我姊妹承你書來相請,今下山來,我們擺下一陣,與他分個高下,比一比手段。若破得我五龍陣,方算梨花有本事。若不能破,管叫唐兵百萬盡為飛灰,歸復西番地方,中原可得。只少上將雄兵,有了這二件,就容易了。」叔賴說:「這不難。待弟子修本進朝求救,自然有雄兵猛將。」五龍公主說:「徒弟,事不宜遲,快些修本,奏知朝廷。」不知修本進朝如何,且看下回分解。[2]

內容簡介

《說唐三傳》即《薛丁山征西》故事講述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征東有功,被封為平遼王。因與皇叔李道宗結怨,被陷下獄。幸 於危急之際,西涼哈迷國犯境,徐茂公立推薦仁貴掛帥征戰,逃過此劫。

仁貴征西,誤中圈套,被困鎖陽城,為蘇寶童的飛鏢所傷。當他傷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際,得知兒子薛丁山尚在人間,並知自己與兒子有一段難解死結。

太宗見出征不利,徵召能人掛帥。丁山請纓,以無敵之勢奪得帥印,與母親及妹妹出發西征。途中遇竇家兄妹攔路,丁山為求脫身,假意答允竇仙童的婚約,並招攬旗下,同往解救父親之危。仁貴獲救脫險,但卻不滿丁山陣上招親,將之鎖入天牢,以示懲戒。

蘇寶童死訊傳至哈迷國,群臣為之震驚,寒江關守將樊洪悲憤不絕。樊洪有女樊梨花,聰明機智,拜師學藝,臨下山前,其師告知她與薛丁山有一段前世姻緣。

另一方面,樊梨花得悉薛丁山西征而至,遂出關欲會之,途中卻遇上另一位青年武士薛應龍。薛應龍欲納梨花為妻,但因比武輸給梨花而被收為義子。

梨花繼續赴會,仁貴上陣,亦非梨花對手。丁山與之交鋒,梨花一見鍾情,唯有裝敗。丁山欲乘勝追擊,再次挑戰樊梨花,梨花顯出真功夫,丁山被擒。梨花要丁山娶之為妻,丁山假意應承……

這一段姻緣反反覆覆紛雜纏繞,愛恨交織,其間夾雜不少恩怨情仇,情節緊湊,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