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諸佛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諸佛鄉,隸屬於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地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東部,東與桐樓鄉、黔江區石家鎮相連,南與梅子埡鎮鞍子鎮相鄰,西靠鹿角鎮,北鄰桑柘鎮,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政府駐地68千米,區域總面積122.67平方千米。[1]

民國元年(1912年)後,諸佛鄉境域分屬清河、雙合2鄉;1984年2月,由諸佛公社改為諸佛鄉。

截至2018年末,諸佛鄉戶籍人口為16117人。截至2020年6月,諸佛鄉下轄10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雙河場。

諸佛鄉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紅苕等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山羊、牛、家禽為主;工業以個體加工業為主。

2018年,諸佛鄉有工業企業1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2個。

中文名: 諸佛鄉

行政區劃代碼: 500243217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 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東部

面 積: 122.67 km²

下轄地區: 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雙河場

電話區號: 023

郵政區碼: 40961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渝H

人 口: 16117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諸佛鄉因清光緒年間所建佛寺而得名。

民國元年(1912年)後,分屬清河、雙合2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從清河、雙合2鄉析置諸佛鄉。

1951年2月,諸佛鄉分為諸佛、珍加2鄉,改屬六區。

1958年9月,諸佛鄉改為諸佛公社。

1984年2月,諸佛公社改為諸佛鄉。

2001年8月,珍加鄉併入諸佛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7年,諸佛鄉下轄諸佛、紅岩橋、田壩、清靈、復興、嚴家、小里、清河8個行政村。

2001年,區劃調整後,諸佛鄉管轄原諸佛鄉、珍加鄉所屬行政區域,共1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諸佛崗。

2002年,諸佛鄉政府駐地由諸佛崗遷至雙合場。

2011年,諸佛鄉下轄諸佛、清河、復興、紅岩洞、青靈、雙合場、紅門、石化、治安、廟池10個行政村;下設54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諸佛鄉下轄10個行政村:雙合場村、紅門村、石化村、治安村、廟池村、諸佛村、紅岩洞村、清河村、復興村、青靈村,鄉人民政府駐雙河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諸佛鄉地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東部,東與桐樓鄉、黔江區石家鎮相連,南與梅子埡鎮、鞍子鎮相鄰,西靠鹿角鎮,北鄰桑柘鎮,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政府駐地68千米,區域總面積122.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諸佛鄉地處中低山河谷丘陵地帶,地勢北東高,中西部低,多為灌林地和荒原;境內最高點位於小岩門,海拔1300米;最低點位於干溪河匯入諸佛江處,海拔346米。

氣候

諸佛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1℃,1月平均氣溫6.6℃,極端最低氣溫2.6℃,7月平均氣溫26.9℃,極端最高氣溫37.3℃,無霜期年平均295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10月,7月最多。

水文

諸佛鄉主要河道諸佛江自治安村5組入境,由廟池村、清靈村、復興村、諸佛村至清河村,經清河村1組出鄉境,境內長20千米,主要支流有干溪河、沱中溪、鷂子溪等。

自然災害

諸佛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暴雨、洪災、霜凍等;洪澇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4—7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7月7日,轄區10個村全部受災,造成經濟損失60萬元。

自然資源

諸佛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礦重晶石、螢石等,其中螢石儲量達到200萬噸以上。

人口

2011年,諸佛鄉總人口1576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517人,城鎮化率35%;總人口中,男性8355人,占53%;女性7409人,占47%;14歲以下2701人,占17.1%;15—64歲11781人,占74.7%;65歲以上1282人,占8.2%;總人口中,苗、土家、侗、回等少數民族達12327人,占78.2%。2011年,諸佛鄉人口出生率9.4‰,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長率4.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29.9人。

2017年末,諸佛鄉常住人口為9230人。

截至2018年末,諸佛鄉戶籍人口為16117人。

視頻

諸佛鄉紅岩洞:李子基地梳果管護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