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調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調相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名詞解釋

調相是相位調製的簡稱,載波相位受所傳信號控制的一種調製方法。載波為正弦波時稱調相(PM);載波為脈衝序列時稱脈衝調相(PPM);瞬時相位在二個或多個確定相角值上交替變化的稱二進制或多進制調相,它是數字通信常用的一種調製方式。

載波的相位對其參考相位的偏離值隨調製信號的瞬時值成比例變化的調製方式,稱為相位調製,或稱調相。調相和調頻有密切的關係。調相時,同時有調頻伴隨發生;調頻時,也同時有調相伴隨發生,不過兩者的變化規律不同。實際使用時很少採用調相制,它主要是用來作為得到調頻的一種方法。調相即載波的初始相位隨着基帶數字信號而變化,例如數字信號1對應相位180°,數字信號0對應相位0°。這種調相的方法又叫相移鍵控PSK,其特點是抗干擾能力強,但信號實現的技術比較複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