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豆包菌
t01fba73e2367930b5b.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9434518&sid=9775216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豆包菌

漢語拼音:Dòu Bāo Jūn
別名:酸醬菌、馬屁包、色豆馬勃、牛眼睛、豆苞菇、豆包
性味歸經:味辛,性平。歸肝、胃經。無毒
功能:止血,解毒消腫
主治:常用於胃及食管出血,外傷出血,凍瘡流水,流膿

豆包菌,中藥名。為硬皮馬勃科真菌彩色豆馬勃Pisolithustinctorius(Pers.)CokeretCouch的子實體。具有止血,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胃及食管出血,外傷出血,凍瘡流水,流膿。[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豆包菌

拼音名:Dòu Bāo Jūn

別名:酸醬菌、馬屁包、色豆馬勃、牛眼睛、豆苞菇、豆包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solithus tinctorius (Pers.)Cokeret Couch [Lycoperdon capitatum Gmelin.;Scleroderma tinctori-um(Mich.)Pers.]

出處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硬馬勃科真菌彩色豆馬勃的子實體。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去雜質,曬乾。

原形態

子實體不規則球形,徑2.5-12cm。基部具一狹縮的柄。全株土黃色,淡赭銹色。包被膜質易破裂。孢體內部充滿豆米狀顆粒,堅硬,直徑1-4mm,埋於黑色膠狀物質中,初呈檸檬黃色,後呈褐色,內藏孢子,孢子球形,褐色,密布小刺,直徑8-10μm。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曠野土上或林下。為外生菌根菌。夏、秋季習見。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西藏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

子實體不規則扁球形,直徑2.5-11cm,基部收縮成柄狀。柄長1.5-5cm,直徑約3.5cm。包被淡銹色至青褐色,光滑,上部成片狀剝落,膜質,易碎。孢體黑色或暗褐色,充滿無數小包。小包呈不規扁多角形,黃色至褐色,外露後顯粉性。

化學成分

子實體含有萘型枕酸衍生物(naphthalenoid pulvinic acid derivative), 脂肪酸(fatty acid ),麥角甾醇過氧化物(ergostrol peroxide),豆包菌甾醇(pisosterol),22ξ-乙酰氧基-3β,23ξ-dihydroxy-24(28)Z-亞乙基-8-羊毛甾烯[22ξ-acetoxy-3β,23ξ-dihydroxy-24(28)Z-ethylidenelanost-8-ene],22ξ-乙酰氧基-3β,23ξ-二羥基-24-亞甲基-8-羊毛甾烯(22ξ-acetoxy-3β,23ξ-dihy-droxy-24-methylenelanost-8-ene).

性味

辛;性平

功能主治

止血;解毒消腫。主胃及食管出血,外傷出血,凍瘡流水,流膿。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辛、性平。有消腫、止血的功能。用於消化道出血、凍瘡流水、外傷出血等證。[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豆包菌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豆包菌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