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豨簽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豨薟草是菊科草本植物。

主治

祛風濕,通經絡,清熱解毒。用於風濕痹痛,筋骨無力,腰膝酸軟,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風疹濕瘡。

藥性

辛、苦,寒。

歸經

歸肝、腎經。[1]

功效

祛風濕,通經絡,清熱解毒,降血壓。

用法用量

治熱痹、癰腫、濕疹宜生用。用量10-15克,煎湯或入丸劑。

注意事項

生用或大劑量易致嘔吐,故內服不宜過量。

單方妙用

治療乳腺炎: 鮮豨薟草120克(干品60克),雞蛋2個。將鮮豨薟草水煎去渣,然後放入雞蛋煮熟,飲湯食蛋。

治療風寒泄瀉: 豨薟草適量,將其研為末,用醋調成糊狀製成如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30丸,用白湯送下。

治療反胃嘔吐: 豨薟草適量,將其焙乾並研為末,加煉蜜製成如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50丸,用沸湯服下。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切直立,上部分枝常成復二歧狀,全部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對生;基部葉花期枯萎;葉部葉三角狀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0cm,寬1.8-6.5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下延成具翼的柄,邊緣有不規則的淺裂或粗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具腺點,兩面被毛,三出基脈,側脈及網脈明顯;上部葉漸小,卵狀長圓形,邊緣淺波狀或全緣,近無柄。頭狀花序多數,集成頂生的圓錐花序;花梗長1.5-4cm,密生短柔毛;總苞闊鍾狀;總苞片2層,葉質,背面被紫褐色頭狀具柄的腺毛,外層苞片5-6枚,線狀匙形或匙形,開展,長8-11mm,寬約1.2mm;內層苞片卵狀長圓表或卵圓形,長約5mm,寬約1.5-2.2mm;外層托片長圓形,內彎,內層托片倒卵狀長圓形;花黃色;雌花花冠的管部長約0.7mm;兩性管狀花上部鍾狀,上端有4-5卵圓形裂片。瘦果倒卵圓形,有4棱,先端有灰褐色狀突起,長3-3.5mm,寬1-1.5mm。腺梗豨薟與豨薟的區別在於;花梗和分枝的上部被紫褐色頭具柄的密腺毛和長柔毛;中部以上的地卵圓形或卵形,邊緣有尖頭齒;分枝非二歧狀。總苞背面密被紫褐色頭狀盼柄腺毛;舌狀花的花冠管部長1-1.2mm,舌片先端2-3齒裂,有時5齒裂。瘦果4棱,先端有灰褐色球狀突起。毛梗豨薟與前2種的不同點在於;花梗和枝上部疏生平伏的短柔毛;葉片卵圓形,有時二角狀卵形,邊緣有規則的齒;莖上部分枝非二歧狀。總苞片背面密被紫褐色頭狀有柄的腺毛;托生倒卵狀長圓形,背面疏被頭狀具柄腺毛。

鑑別方法

莖圓柱形,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紫棕色,有縱溝及細縱紋,枝對生,節略膨大,密被白色短柔毛;質輕而脆,易折斷,斷面有明顯的白色髓部。葉對生,多脫落或破碎;完整的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0 cm,寬1.8~6.5 cm,先端鈍尖,基部寬楔形下延成翅柄,邊緣有不規則淺裂或粗齒;兩面被毛,下表面有腺點。有時在莖頂或葉腋可見黃色頭狀花序。氣微,味微苦。

生長環境

生于山野、荒草地、灌叢、林緣、山坡、路邊、荒地及林下,也常見於耕地中,海拔110-2700米。多野生,適應性強。喜溫暖、濕潤環境,在富含腐殖質的肥沃粘土和沙質壤土中生長好,產量高。土壤水分不定較多,否則易引起根部腐爛。低洼、積水地區不適栽培。

分布範圍

廣產吉林、遼寧、河北、山西、河南、甘肅、陝西、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