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

李白去新平旅遊時,遇上天氣寒冷,寫了這首《豳歌行》,呈獻給在此地作長史的族兄李粲,希望幫助他解決禦寒之事。

全詩分三段。前四句為第一段,寫秋至豳谷時的蕭條冷落。樹木落葉,涇水湍急,哀鴻悲鳴,愁雲慘澹,寒氣來臨,透露出詩人心情的悲涼。"憶昨"八句為第二段,寫自己旅居新平其間,天氣由熱變冷,禦寒之事,遇到困難。"憶昨"四句言初至新平時,荷紅柳綠,正值盛夏,與郡守來往飲酒,生活得很舒心。

"寧知"四句言天氣變化之快,令人意想不到,致使禦寒無着。寧知,言意想不到。胡霜、寒灰、落葉寫天氣寒冷;繞客衣、憑誰暖、何處歸,寫禦寒無着落。"吾兄"八句為第三段,示意長史粲幫助他解決禦寒問題。前六句寫粲兄悠閒行樂,意謂其家境富裕,有能力幫助他。末二句以棣華為喻,請求其族兄幫助他。"涇水浩浩揚湍波"暗示時光流逝之快。"前榮後枯"暗示彼榮此枯,理應援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言古詩

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1]

豳谷稍稍振庭柯,涇水浩浩揚湍波。哀鴻酸嘶暮聲急,

愁雲蒼慘寒氣多。憶昨去家此為客,荷花初紅柳條碧。

中宵出飲三百杯,明朝歸揖二千石。寧知流寓變光輝,

胡霜蕭颯繞客衣。寒灰寂寞憑誰暖,落葉飄揚何處歸。

吾兄行樂窮曛旭,滿堂有美顏如玉。趙女長歌入彩雲,

燕姬醉舞嬌紅燭。狐裘獸炭酌流霞,壯士悲吟寧見嗟。

前榮後枯相翻覆,何惜餘光及棣華。

詞語解釋

⑴豳,古國名,周先祖公劉所立。其地在今陝西彬縣東之旬邑縣境。《詩經·大雅·公劉》:篤公劉,於豳斯館。《史記·周本紀》:公劉卒,子慶節立,國於豳。司馬貞索引:豳即邠也,古今字異耳。王琦注:《輿地廣記》:邠州,古豳國。西魏置豳州,後周及隋皆因之。煬帝初,州廢。(隋)義寧二年,復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以字類"幽",改作"邠"。天寶三載,以為新平郡。長史,郡府官名。長兵馬。唐制:州佐職有長史一人,位在別駕之下,司馬之上。從"餘光及棣華"可知這位叫作"粲"的州長史應該是李白的族兄。"豳歌行"是詩的體裁,"上新平長史兄粲"是詩的內容。

⑵"豳谷"句:謂古豳國故地到了秋天,樹上的枯葉全都抖落。豳谷,即古豳之地。王琦注引何大復《雍大記》:豳谷在邠州東南三十里故三水縣公劉立國處。稍稍,全都。振,抖落。庭柯,庭院中的樹木。

⑶酸嘶:即哀鳴。

⑷二千石:漢制,郡太守、諸侯相俸祿二千石,遂用以稱郡太守。

⑸"寧知"句:謂哪知旅遊途中,時光變得這麼快。光輝,即時光。

⑹窮曛旭:謂通宵達旦。曛,黃昏。旭,清晨。

⑺"趙女"二句:謂堂上美女歌聲嘹亮,舞姿動人。趙女,趙地美女,這裡泛指美女。長歌入彩雲,謂放聲歌唱,歌聲高亢嘹亮,直入雲霄。燕姬,春秋時,北燕之女。見《左傳》召公七年。這裡泛指美女。醉舞嬌紅燭,形容醉後舞姿裊娜,嬌如燭焰飄忽。

⑻"狐裘"句:謂天氣已冷,主人身披狐裘,在炭火爐上溫酒而飲。獸炭,作成獸形的炭。《晉書·外戚傳·羊琇》:琇性豪侈,費用無復齊限,而屑炭和作獸形以溫酒,洛下豪貴咸競效之。流霞,指酒杯。

⑼"壯士"句:謂壯士動情歌唱而無嘆嗟之聲。意謂堂上充滿樂觀氣氛。

⑽"前榮"句:謂氣候變化不定,以前溫暖,後來突然寒冷。榮,草木茂盛。枯,草木枯槁。翻覆,變化不定。

⑾"何惜"句:願兄長念弟兄之情分,對自己有所照顧。棣華,喻兄弟。《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通"萼",花托)不韡韡(wěi,光明貌)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作者簡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3]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4]

視頻

李白:不朽的詩人

大詩人李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