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貢山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貢山蒿

中文名:貢山蒿

學 名:Artemisia gongshanensi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 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科:菊科 Compositae

亞 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族:春黃菊族 Anthemideae

亞 族:菊亞族 Chrysantheminae

屬:蒿屬 Artemisia

亞 屬:蒿亞屬 Subgen. Artiemisia

組:腺毛蒿組 Sect. Viscidipubes

種:貢山蒿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

系:多花蒿系 Ser. Pleiocephalae

貢山蒿(學名:Artemisia gongshanensis)是菊科蒿屬的植物,為我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3,500米至3,600米的地區,見于山脊與礫質坡地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命名來源】:(植物研究)[Bull. Bot. Res. 10(1): 20.f.1: 10-19. 1990]

【中國植物志】:76(2):171[1]

貢山蒿形態特徵

貢山蒿 多年生草本。

主根明顯,垂直;根狀莖稍粗,短。

莖單一或少數,直立,高150-180厘米,具縱棱,褐色,分枝多,長5-10厘米;莖、枝被粘質疏柔毛與疏絨毛。

葉薄紙質,上面初時密被粘質疏柔毛及腺毛,後稀疏,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莖下部葉花期凋謝;中部葉長圓形或卵形,長14-17厘米,寬8-11厘米,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每側裂片5-6枚,裂片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7厘米,寬3-6厘米,每側具4-6枚小裂片,小裂片邊緣常有5-6枚疏鋸齒或裂齒,中軸具翅,葉柄長3-4厘米,基部具假託葉;莖上部葉與苞片葉一至二回羽狀全裂,裂片邊緣具裂齒。

頭狀花序小,卵球形,無梗,基部具小苞葉,直徑1-1.5毫米,在分枝上排成穗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大型、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中層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背面被短腺毛,初時有短柔毛,後無毛,具綠色中肋,邊膜質,內層總苞片長卵形,半膜質,近無毛;雌花2-3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3-5朵,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具短尖頭,花柱與花冠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具睫毛。

瘦果倒卵形。花果期8-11月。

貢山蒿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500-3600米地區山脊與礫質坡地上。

貢山蒿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雲南省西部。

參考來源

  1. 貢山蒿,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