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貨幣與信用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貨幣與信用理論》,[奧]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著,孔丹鳳 譯,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於1951年3月。是一家出版各學科各專業的綜合性圖書[1]出版機構,現為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成員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學、社會科學、政治、法律、財經、管理、歷史等學術專著和大眾讀物。全社現每年共計出書600餘種,其中近400種為新書[2]

內容簡介

《貨幣與信用理論》系統研究了貨幣與信用這一主題,並且將貨幣經濟理論的主題與當時政策的重要問題聯繫起來。該書從貨幣的本質和職能的分析開始,採用一系列高度巧妙的推理,首先闡述了貨幣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全面分析了貨幣的客觀交換價值。然後從信用貨幣的視角深入探討了信用與銀行問題,並對信用與經濟周期、經濟危機的關係、戰前戰後信用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剖析。最後對貨幣體系的重建和穩健貨幣的回歸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該書長期以來一直被看作研究貨幣與信用問題的標準教科書。

作者介紹

[奧]路德維希·馮·米塞斯(1881-1973),20世紀著名經濟學大師,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奧地利學派的領軍人物。代表作包括《貨幣與信用理論》(1912,1953)、《人的行為》(1949)等。米塞斯在貨幣、信用與經濟周期、計劃經濟、自由主義、市場過程等方面都作出了原創性理論貢獻。哈耶克為米塞斯著名的弟子,於197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孔丹鳳,女,1972年生,山東曲阜人。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經濟學博士,山東大學經濟學院貨幣與金融經濟研究所所長,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慶應大學(Keio University)訪問副教授。山東省金融學會理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