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貪生怕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貪生怕死漢語成語,拼音是tān shēng pà sǐ,意思是一味自愛生命,懼怕死亡。原指士兵作戰因怕死而退縮不前。現在已逐漸產生新義,即凡是在工作中怕髒、怕累、怕危險等等,皆屬此列。[1]

成語用法

貪:貪念,捨不得。生,生存。貪戀生存,畏懼死亡。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現在用來形容害怕死亡,不敢堅持理想與信念的膽小之徒。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也作「怕死貪生」、「貪生畏死」、「畏死貪生」。

近義詞:貪圖享受貪生畏死

反義詞:捨生忘死視死如歸寧死不屈寧為玉碎從容就義[2]

示例

三國演義·第二○回》:「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論大事!」

忠岳傳·第三九回》:「我牛皋豈是貪生怕死之徒,畏箭避刀之輩?」

曲波林海雪原》二:「他們沒有一個貪生怕死而逃跑的,他們知道多一個人多一分力量。」

成語出處

漢書·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月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佯)病,徼幸得逾於須臾。」[3]

後「貪生畏死」演變為成語「貪生怕死」。

造句

他們沒有一個貪生怕死而逃跑的,他們知道多一個人多一分力量。

又接着說:"我也不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只要能救中國不亡,就是叫我去死,我也心甘情願

到第三幕的第二次出場,他開槍打傷了縣委負責人趙偉森而被抓住以後,在眾人的憤怒之下,他原形畢露,表現出貪生怕死的膿包相。

成語故事

梁國西漢的一個諸侯國。西漢末年,劉立被封為梁王。他荒淫殘暴,魚肉百姓,割據一方,為所欲為

漢成帝駕崩,哀帝即位後,劉立更加恣意妄為,無視朝廷法制,任意殺害下屬中郎曹將等人。哀帝知道後,十分生氣,派官員去審理此案。劉立假裝生病,臥床不起。辦案官員於是透露風聲說,哀帝將要下旨收繳梁王的印璽,並要將他囚禁起來。

劉立這時才意識到事態嚴重,連忙取下王冠,跪在地上請罪。他說自己犯罪是因為自幼失去父母,在宮中受到宦官、宮女的影響,染上了惡習;而一些大臣也經常在哀帝面前搬弄是非,以致哀帝對自己感到不滿。

接着,他又說:「我殺了中郎曹將,原想現在冬季快過去,新春大赦就要到了,我害怕被處死,所以想假裝生病,拖到明年春天就可以得到赦免。」

果然,到了第二年春天,哀帝大赦天下,劉立僥倖逃脫了處罰。後來王莽篡奪漢朝政權後,劉立被廢為平民,不久便自殺而死。[4]

英語翻譯

cravenly cling to life instead of braving death;

care for nothing but saving one's skin;

be mortally afraid of death.

參考文獻

  1. 貪生怕死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9-11-07]
  2. 貪生怕死成語故事_成語「貪生怕死」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貪生怕死的成語故事,這則成語出自《漢書·文三山傳》:「今日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月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病,僥倖得逾於須臾。」後「含生畏死」演變為成語...
  3. 【貪生怕死】的歷史典故,貪生怕死成語解釋及出處-成語故事-百知... 2018年11月30日 - 劉立感覺到事態嚴重,就脫去王冠跪地請罪,說自己貪生怕死並非對抗朝廷,只是等待朝廷每年的新春大赦。【拼音】tān shēng pà sǐ 【成語故事】西漢末...
  4. 「貪生怕死的成語故事」貪生怕死歷史典故_成語故事-「牧羊人成語... 貪生怕死的故事描述,包括貪生怕死典故解釋、動畫視頻;貪生怕死出處:《漢書·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月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佯)病,徼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