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貼春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貼春聯,民間故事。[1]

故事內容 


年年過春節,家家都要貼春聯。你知道春聯是咋來的嗎?這裡面還有個故事呢。


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情。那時候,在風景秀麗的度朔山上,有好大好大的一片桃林。在桃林中,有一棵最大最大的桃樹,大桃樹下有兩間青石屋,石屋內住着兄弟倆,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鬱壘。兄弟倆的力氣大着呢,雄見他們低頭,惡豹見他們癱倒,老虎為他們守林。


這是一片野桃林,兄弟倆就生在這裡。父母早就死去了,弟兄倆相依為命,吃着野桃長大,為此對這桃林可親啦。天旱了,他們挑來山泉水;生蟲了,他們一個一個細心捉;培土整枝,辛勤勞作。功夫不負有心人,那野桃林結的桃子,吃起來又香又甜,特別是林子中間那棵大桃樹,結的果更是格外大,格外甜。人們傳說這大桃樹上結的桃兒是仙桃,吃了這仙桃能延年益壽,成仙成神。


在這度朔山的東北方向,還有一個野牛嶺,野牛嶺上有個野王子,野王子也有把笨力氣,他仗着自己力大人多,占了這一方為王。這野王子心比蛇蠍毒,手比虎狼狠,常常吃人心,喝人血,可把這一方百姓害苦了。野王子聽說度朔山上有仙桃,吃了仙桃能成仙,他的口水流了三尺長,立時派人上了度朔山。


來人到了桃林邊,喝令神荼兄弟倆獻仙桃,兄弟倆冷冷一笑說:這桃只送窮人不貢王。說完就把來人攆下了山。


野王子聽了手下人訴說,只氣得七竅生煙,立時帶了三百人馬上了度朔山。神荼兄弟也帶着守林虎迎出桃林,兩方相遇,一場惡戰,把野王子打得七零八落,狼狽逃竄。


野王子逃回野牛嶺,想仙桃想得茶飯不香,思報仇晝夜難眠。他想啊想啊,想得頭上脫了三層皮,腦門上添了三道溝,終於想出了個壞主意。


一個風大天黑的夜裡,神荼兄弟在石屋裡睡得正香,忽聽外邊有動靜,忙起身開門,向外看去,只見從東北方過來幾十個鬼怪,一個個青面獠牙、紅髮綠眼,奇形怪狀,嗷嗷亂叫,向石屋撲來。兄弟倆一生清白,沒幹過壞事,所以面對惡鬼,一點也不害怕。神荼隨手提了根桃枝迎上去,鬱壘抓了捆葦繩跟在後邊。神荼在前邊抓,鬱壘在後邊捆,不多一會兒,幾十個鬼怪全被捆了起來,一個個都餵了老虎。


原來,這些鬼怪都是野王子和他手下人裝扮的,本想把神荼兄弟倆嚇跑,誰知毒計不成卻喪了命。


第二天,這件事一下子傳開了,人們感謝神荼兄弟倆為民除害,兄弟倆的名聲越傳越遠。後來,兄弟倆去世了,人們傳說他們成仙上了天庭,老天爺命他們二人專管懲治萬鬼,碰上惡鬼就用葦繩捆起餵虎。人們還傳說,因桃林是神荼兄弟倆種的,所以也能驅鬼避邪。從那以後,逢年過節,人們紛紛削制兩片桃木板,上面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掛在門的兩邊,以示驅災避邪、保家平安之意。這就是我國最初的春聯,也叫做桃符。


時間過了一年又一年,年年人們都掛桃符。一直到了五代的時候,後蜀的國君叫孟昶,在桃符上題了兩句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掛在門的兩邊。這是我國第一副聯語對聯。


後來,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時曾下令,除夕之日,各個公卿家,門上都要加貼春聯一幅。這時的春聯已經是寫在紅紙上了。起初,春聯只限於官府門第,後來一般平民百姓家也都張貼起來了。從那以後,春節貼春聯便成為我國人民的一種風俗,一直傳到現在。


參考資料 

  1. 貼春聯 兒童故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