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貴(拼音:guì)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 ,另有學者認為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現 。"貴"的基本義指價格高,與"賤"相對。引申指地位高。後來用作敬辭,用於稱跟對方有關的事物。由價格高又引申為價值高,表示珍貴、重要。又表示尊重、重視,作動詞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貴

拼音; guì

繁體; 貴

部首; 貝

五筆; KHGM(86、98)

倉頡; LMBO

鄭碼; JIAL

字級; 一級(編號:1495)

平水韻; 去聲·五未

注音字母; ㄍㄨㄟˋ

總筆畫數; 4+5

造字法; 會意字或形聲字

結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字; 䝿、࡭�、৶�、৷�、৸�

Unicode; CJK統一漢字U+8D35

GBK編碼; B9F3

四角號碼; 5080₂

文字源流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據圖A字形釋為"貴"。甲骨文字形(圖A),上面是左右兩隻手,下面是"土"字,其字形像土塊,像用雙手掬捧土塊。還有一種字形(圖B),上面是一雙手,中間像一種農具,下面是泥上堆。整個字形像是用農具整理田地。從甲骨文字形來看,最初之義是用手掬捧上地。《漢語大字典》解釋:"甲骨文象兩手舁(yú)上之形。"土地是人們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因此人們認為土地是最寶貴的。戰國文字字形上部則變成了"臾(kuì)"字(一雙手握着工具),下面是貝。貝是古代的貨幣,是財富的象徵。戰國文字(圖1)的貴字多作左、右式的排列,篆文(圖2)則固定寫作上下結構。漢隸字形(圖3-6)就變成繁體字(圖7)。字形簡化則成為"貴"。

"貴"字的基本義是指很貴重。既然貴重,評價就會高,就值得重視,這就是寶貴、可貴、珍貴。因為貴重,評價高,其地位也就高,成為貴族、貴人、貴婦人、達官貴人。正因為貴重,評價又高,所以貴也作敬辭用,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為貴姓、貴國、貴幹、高抬貴手。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六】【貝部】居胃切(guì)

物不賤也。從貝臾聲。臾,古文蕢。

說文解字注; 物不賤也。從貝,臾聲。居胃切,十五部。

臾,古文蕢。見艸部。○按,貴篆各本廁部末賏上,非舊次也,今更正。

廣韻; 居胃切,去未見 ‖貴聲隊2部(guì)

貴,尊也。高也。《釋名》曰:"貴,歸也,物所歸仰也。"《說文》作䝿。亦姓,出自陸終之後。《風俗通》有貴遷,為廬江太守。居胃切。三。

康熙字典; 【酉集中】【貝部】 貴·康熙筆畫:12·部外筆畫:5

古文:᭙、縋

《唐韻》居胃切。《集韻》《韻會》歸謂切。並音饋。《說文》作䝿,物不賤也。《易·繫辭》: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書·旅獒》:不貴異物,賤用物。

又《玉篇》:高也,尊也。《易·繫辭》:崇高莫大乎富貴。《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六曰尊貴。

又《禮·祭儀》:昔者有虞氏貴德而尚齒。注:貴謂燕賜有加於諸臣也。

又《孟子》:用下敬上,謂之貴貴。

又欲也。《戰國策》:貴合於秦以伐齊。注:貴,猶欲也。

又《玉篇》:多價也。《前漢·食貨志》:器苦惡賈貴。

又《釋名》:貴,歸也,物所歸仰也。

又姓。《風俗通》:廬江太守貴遷。

又州名。《韻會》:春秋駱越地,隋鬰州,唐改貴州。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 "寬、扁,"貝"窄、長。" ",居上居中;扁框上寬下窄中間豎筆在豎中線,下橫長。"貝"居下居中;㇕(橫折)的橫段在橫中線,豎撇起筆豎中線,末兩筆撇、點底部持平。[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