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費鶴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2018年上海市百歲壽星榜出爐,上海交通大學百歲校友伉儷費鶴年、徐曼倩獲評上海最高壽的夫婦。[1]

相遇在交大、相愛在交大,幸福的大家庭培養出7個博士。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畢業80年攜手77年,愛情一如最初的模樣。

2018年,102歲的校友費鶴年從交大畢業80周年了,從1936年相遇、1941年喜結連理,他與同為交大校友的101歲的妻子徐曼倩攜手走過了77年的婚姻歲月。[2]

1934年,費鶴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隨後1936年,徐曼倩考入上海交大財務管理專業。

兩人結識於徐曼倩入校時的歡迎會,費鶴年作為學生會的幹部負責這次活動。「當時就注意到她了。」費鶴年說起往事頗有點不好意思。「那之後,她每天到圖書館去做功課,我也每天去,日子多了,就產生感情了。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兩人分別進入不同的校區學習。在這段分離的日子裡,兩人通過書信聯繫,周末時分約在公園中見面,或探討學業,或共憂國事。

而徐曼倩則透露,當時交大新入學的大一女生只有10人,她所在的財務管理系女生算多的,有4個,最後都嫁給了交大的男生。

在之後共同學習的日子裡,費鶴年、徐曼倩時常在圖書館中碰面,漸漸相熟相知。

1938年費鶴年畢業,被分派至廣西南寧興修鐵路。生活環境艱苦,加之舉國罹難,費鶴年不幸患了肺病,最嚴重之時常會吐血。為了不讓日本人占用鐵路資源,他只能與同事們一起毀掉親手修建的鐵路,內心鬱結。經過組織商定,費鶴年轉回上海工作、治療。就此,兩人再次重聚並喜結連理,費鶴年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結婚的日子——1941年1月2日。

在費鶴年身體欠佳的歲月中,是徐曼倩給了他最溫暖的照料。前年徐曼倩做家務時不小心跌斷腿骨,費鶴年也精心照顧,二人相互扶持。談起愛情保鮮的秘訣,費鶴年說了兩次「相護相讓」,「大家有困難一起克服,家庭和睦,才能快快樂樂」。

費鶴年徐曼倩夫婦:上海交通大學百歲校友伉儷,幸福家庭培養出7個博士

費鶴年徐曼倩夫婦:上海交通大學百歲校友伉儷,幸福家庭培養出7個博士

二老如今身子骨都很硬朗,日子過得十分愜意。近年,每周費鶴年和徐曼倩都會在交大徐匯校區里走一走,還定期參加老校友們舉辦的咖啡會。日子緩緩流淌,兩位老人的生活恬靜、淡然,他們愛情還像是彼此相遇的時候,一如最初的模樣。

一門7博士,愛國奮鬥書香滿門

費鶴年後來在中學教書,總是謙虛地說「自己沒給國家做什麼貢獻」,徐曼倩也說自己很慚愧,對國家沒什麼貢獻。不過他們卻對自己的後輩非常驕傲,四個子女都很優秀,整個家族20多人,已培養出了7名博士,其中老二還是我國恢復博士學位制度後的首屆清華博士,後來在美取得12項專利授權,被評為多產發明家。「老大、老二還有孫子、孫女,多是清華畢業,比我們還厲害。」年紀最小的女兒是中學高級教師。費鶴年自豪地說,自己在家中從不教書,但孩子在班上個個名列前茅。

費鶴年徐曼倩夫婦:上海交通大學百歲校友伉儷,幸福家庭培養出7個博士

二老百歲生日照

為什麼能把孩子培養得這麼優秀?小女兒費琛說,她小時候從來不上什麼補習班,父母親對於他們兄妹管得也不多,當時有一個表姐家境困難,父親費鶴年就把她接到家中照顧,表姐和四兄妹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學習,表姐先考上了清華大學,後來大哥二哥也考上了清華大學,「大姐也是有實力考上清華的,但是父母親覺得女孩學醫好,後來姐姐就在上海讀了醫科大學。」費琛說,之所以大家都很優秀,也許是榜樣的力量,兄弟姐妹們一起比着學習。

費鶴年徐曼倩夫婦:上海交通大學百歲校友伉儷,幸福家庭培養出7個博士

最美不過夕陽紅。二老雖然聽力不佳,但眼睛尚好。費鶴年晚年不僅自學電腦,還會PS,常常自己製作賀年片,還幫老同學修照片。

費鶴年80多歲開始學習電腦,後來還開始炒股,談起炒股的心得,費鶴年非常平靜,「炒股有兩種,一種是投資,注意保本,一種是想掙大錢,就是投機了」,而他自己則是為了「消磨時間」,所以選擇的股票都是「漲起來很慢,跌起來很小的」,「反正我活得長,不着急,掙了錢就賣掉,不掙錢就等着」。

可能與工科出身有關,他們生活制度化,作息規律化,每天都有規有矩,有板有眼。老壽星每天三餐,時間雷打不動,就是7:30,12:00,18:00,餐餐正點開飯。為保證午餐12點鐘準時就餐,要求電飯煲11點鐘啟動,一分不差。

從心動到餘生,跨世紀的校園愛情,在世事變遷中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慢慢變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