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贊比亞共和國國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贊比亞共和國國旗

中文名稱:贊比亞共和國國旗

外文名稱:The Republic of Zambia

所屬國家:贊比亞

產生: 1964年10月24日

長寬之比:3:2

正式形成時間:1996年將國旗底部的綠色深度改淺

贊比亞共和國國旗,旗面呈長方形。綠色旗面,右上角有一隻展翅飛翔的金鷹,其下是一個自左至右由紅、黑、橙色寬條組成的豎長方形。[1]

國旗含義

旗面為綠色,右下方的豎長方形 由紅、黑、橙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條相連而成,其上方為一隻展翅的雄鷹。綠色象徵國家的自然資源紅色象徵為自由而鬥爭黑色代表贊比亞人民橙色象徵國家的礦藏飛翔的雄鷹象徵贊比亞的獨立、自由[2]

國徽

贊比亞國徽啟用於1964年10月24日,中間的盾形圖案,由黑白相間的波紋構成,象徵著名的莫西奧圖尼亞瀑布

盾形兩側為穿着工人制服的黑人男子和穿民族服裝的黑人女子,象徵非洲黑人的兄弟家庭。

盾徽上端交叉着鋤頭和鎬,象徵該國的農民和礦工;其上的雄鷹象徵贊比亞的獨立、自由和國家有能力解決面臨的問題。

盾徽下端為綠地,象徵肥沃的土地;綠地上的玉米象徵農業和農作物礦井和斑馬象徵該國豐富的自然資源

底部的綬帶上用英文寫着國家格言「 One Zambia, One Nation」( 同一個贊比亞,同一個國家)。

國鳥

雄鷹

國花

贊比亞的國花是三角梅,別名:九重葛、三葉梅、毛寶巾、簕杜鵑、三角花、葉子花、葉子梅、紙花、南美紫茉莉等。為常綠攀援狀灌木。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在3℃以上才可安全越冬,15℃以上方可開花。喜充足光照。

贊比亞簡介

贊比亞共和國是非洲中南部的一個內陸國家,大部分屬於高原地區。北靠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鄰坦桑尼亞、東面和馬拉維接壤、東南和莫桑比克相連、南接津巴布韋、博茨瓦納和納米比亞,西面與安哥拉相鄰。

贊比亞因贊比西河而得名,別稱為銅礦之國。贊比亞是撒哈拉南部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一千萬人口中約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內。相比周圍各國,贊比亞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

贊比亞在2014年前列為不發達國家而不是發展中國家。然而於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贊比亞的人類發展指數已達"中"水平,意味着贊比亞已發展成一個發展中國家。

位置境域

贊比亞國土總面積75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屬於高原地區。位於非洲中南部的內陸國家。東北鄰坦桑尼亞,東面和馬拉維接壤,東南和莫桑比克相連,南接津巴布韋、博茨瓦納和納米比亞,西面是安哥拉,北靠剛果(金)、坦桑尼亞。[3]

礦產資源

贊比亞礦產資源非常豐富,有金、銀、銅、鈷、鉛鋅、鐵、錳、鎳等金屬礦;磷、石墨、雲母、重晶石、大理石等非金屬礦和祖母綠、黃寶石、紫金石、海寶藍、孔雀石、石榴石等寶石礦。其中銅、鈷、鐵、煤和寶石等儲量尤其豐富。

贊比亞北部位於世界上最大的沉積型銅礦床贊-剛銅礦帶上,這條銅帶上銅的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25%。在贊比亞境內就形成了長220公里、寬65公里的「銅帶」。這裡銅礦資源儲量豐富,品位較高,贊比亞境內已探明銅礦石儲量12億噸,平均品位為2.5%。贊比亞銅礦大多集中在這一地區,主要有:

西北省盧姆瓦那(Lumwana)銅礦。探明礦石儲量1.02億噸,品位1.1%,據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尚未開發的銅礦之一。澳大利亞Equinox公司擬投入5億美元開採此礦,預計2008年投產,年產量可達14萬噸。

西北省索爾韋茲地區(Solwezi) 坎薩希(Kansanshi)銅礦。位於索爾韋茲北15公里,離剛果南部邊境16公里,探明礦石儲量2.67億噸,品位1.5%-3%。加拿大First Quantum Minerals公司已投入了2.9億美元進行開採,年產量11萬噸。2006年又投入7000萬美元用於高壓氧化和過濾。

康科拉(Konkola)銅礦。探明礦石儲量2.5億噸,品位3.8%。原為英美集團經營,2002年撤資。2005年,印度控股公司Vedanta公司接手,擬再投入4億美元進行擴建。擴建部分2009年投產後,銅精礦年產量可由200萬噸增加到600萬噸。康科拉北部又發現了面積4,300公頃,探明礦石儲量1億噸的新礦。

恩昌加(Nchanga)銅礦。以硫化礦和氧化礦為主,探明儲量2.06億噸,是贊最大、世界第四大露天銅礦。上部礦體露天開採,平均品位2.3%;下部礦體地下開採,平均品位3.7%。該礦歸康科拉礦業公司所有。

此外,恩卡納(Nkana)銅礦和穆富利拉(Mufulira)銅礦。探明礦石儲量近1億噸,平均品位2.33%,礦體以黃銅礦、赤銅礦、斑銅礦為主。姆帕尼銅礦公司(Mopani Copper Mines)擁有開採權。西北省姆富布韋 (Mufumbwe) 銅礦。探明礦石儲量720萬噸,品位2.2%。西北省卡棱瓜 (Kalengwa) 銅礦。探明礦石儲量160萬噸,品位6.45%。

據世界金屬統計局資料,贊比亞曾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銅生產國之一。19世紀60年代,贊比亞銅產量僅次於美國和蘇聯,與智利不相上下,為世界第四大銅生產國。1964年獨立時,贊比亞銅產量為69.7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13%,1969年,達74萬噸高峰,以後逐漸下降。90年代後半期以來,贊比亞銅產量已下降到年產30萬噸左右,在世界所占比例降至2%左右。從2003年開始,國際市場上銅價開始回升,外國投資者加大了對贊比亞銅礦業的投入,銅產量在逐年上升,2005年,贊比亞銅產量達46.7萬噸。2006年國際市場上銅價連創新高,贊比亞銅產量預計可達60萬噸。

風俗

贊比亞人性情開朗,能歌善舞。跳舞是他們最喜愛的傳統娛樂方式。贊比亞城市街道寬闊,房屋整齊美觀。農村房屋較小,一般為磚瓦房。贊比亞氣候溫和,夏季的衣服可以常年穿用。贊比亞人民的主食是玉米面、麵粉、大米,佐以各種蔬菜水果。

禁忌

贊比亞人十分注重禮節,朋友見面後,用兩隻手緊握對方,還要上下搖動,熱情寒暄。贊比亞人熱情好客,每當有客人臨門,主人都是熱情接待,並用咖啡緿水水果點心等招待客人。

贊比亞人待人友好,在路上車子相碰,他們下車不是互相指責,大吵一通,而是各自檢查自己車子的損壞程度,等待警察來處理,一切依法辦事。在這裡搭便車是常事,司機都是分文不取。

贊比亞禁忌不少,因地區不同也有所不同。例如,女主人一般不接待客人;忌諱用左手遞東西,因為單單用左手有侮辱人的意思。

旅遊

卡里巴湖

位於盧薩卡南端197公里處。1938年在贊比西河的贊比亞一側建成卡里巴水電站,截流形成巨大的卡里巴水庫,水庫大壩高128米,長127米,壩上路面寬12米,庫容量為200萬億立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之一-卡里巴湖,湖長282公里,最大寬度32公里,總面積2,000平方英里。沿湖建有一些娛樂休閒的度假村,並可租船在湖上泛舟遊覽、垂釣。

維多利亞瀑布

非洲贊比西河上中游交界處的大瀑布。在贊比亞馬蘭巴城西與津巴布韋接壤處。瀑布帶成「之」字形峽谷,綿延達97公里。主瀑最高122米,寬約1,800米。被岩島分割成五股,瀉入寬僅400米的深潭。飛霧和聲響可遠及15公里。瀑布年平均流量1,400米3/秒,雨季時可達5,620米3/秒。水力儲量巨大。贊比亞側建有水電站。是世界著名遊覽地。

世界上的瀑布,其數眾多,千姿百態,各有特色。贊比西河中游上的維多利亞瀑布(莫西奧圖尼亞瀑布),以其氣勢磅礴、水霧滔天的特點譽滿人間,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著名的遊覽勝地,世界七大自然奇觀榜中有名,它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萬的國際遊客。

莫西奧圖尼亞瀑布

贊比西河是非洲南部最大的一條河流,全長2660公里,它流經安哥拉、贊比亞、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等國。贊比西上遊河水水清波靜,象群和鱷魚時常悠閒地漫遊在河畔的草叢裡。

利文斯頓

位於首都盧薩卡以南450公里的主要旅遊城市利文斯頓,距維多利亞大瀑布11公里。地處贊比亞和津巴布韋邊界。城市整潔美麗,四季鮮花盛開。殖民時期曾為贊比亞首都。以英國傳教士戴維·利文斯頓的名字命名。

主要景點有:維多利亞大瀑布、贊津邊界橋、莫西奧圖尼亞野生動物園、利文斯敦博物館、火車博物館、姆庫尼文化村、馬拉姆巴文化村等。旅遊淡季為9—12月,其餘時間均為旺季。

同中國的關係

中國與贊比亞於1964年10月29日建交,贊是南部非洲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兩國傳統友誼深厚,雙邊友好合作關係不斷發展。

卡翁達總統執政時期(1964-1991年),中國積極支持贊政府鞏固政治獨立、反對西方殖民主義控制的鬥爭,援助贊建設的坦贊鐵路成為中贊乃至中非友好的豐碑。中贊關係也隨之發展和密切。卡翁達總統任期內曾4次訪華,他稱中國為「可信賴的全天候朋友」。

多黨民主運動於1991年執政後,中贊關係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發展,雙方在新形勢下加大經濟合作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果,政治友好關係進一步鞏固。

2011年9月,愛國陣線上台執政後,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繼續穩步發展,雙方高層保持密切交往,各領域友好往來穩步推進。

1967年以來,中國承擔了坦贊鐵路、公路、玉米面廠、紡織廠、打井供水等共70餘個項目。坦贊鐵路是中國最大的援外成套項目之一。贊是從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八項舉措中受益較多的國家之一,恩多拉體育場、醫院、農村學校、農技示範中心、瘧疾防治中心等有關項目落實順利。在中非合作論壇援非八項新舉措項下,我擬為贊援建中學、小學、小水電站、太陽能、打井等項目。2001年,中方免除贊方債務3.3億元人民幣,占到期債務的30%。2007年2月,中方再次免除贊方8600萬元人民幣債務。

1986年,兩國成立經貿混委會。1996年,兩國簽署相互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2010年,兩國簽署避免雙重徵稅協定。目前,在贊中資企業超過300家,累計投資額超過20億美元,涉及礦業、農業、電信、建築等多個領域。

2007年2月揭牌成立了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個經貿合作區——贊比亞中國經貿合作區。該合作區由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主園區以謙比希銅礦工業園區為基礎,目前已有謙比希銅礦、濕法煉銅廠、中贊友誼醫院等13家企業,實際完成投資7億多美元。2009年1月,合作區盧薩卡分區揭牌。2009年6月,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國際競標購得停產的贊比亞盧安夏銅礦80%的股權。12月,盧安夏銅礦復產。

2005年1月1日起,中方對贊部分出口中國產品給予免關稅待遇。2007年7月1日起,中方將贊方享受零關稅待遇範圍輸華商品的稅目增至466個。2010年5月,中贊簽署了中方向贊方提供60%輸華商品免關稅待遇的換文。2011年兩國貿易額為33.95億美元,同比增長17.7%,其中我出口6.17億美元,進口27.78億美元。2012年兩國貿易額為33.78億美元.中國主要從贊進口銅,向贊出口機電、鋼鐵製品。

兩國簽有文化合作協定。2010年2月,贊與我簽署《中國和贊比亞政府文化合作協定2010-2012年執行計劃》。10月,贊比亞國家舞蹈團一行赴上海世博會參加演出。2012年處,北京藝術團和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贊舉行「歡樂春節」演出。2004年,贊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

1995年11月,四川省瀘州市與贊卡布韋市結為友好城市。2005年1月,哈爾濱市與贊恩多拉市結為友好城市。1978年以來中國共向贊派出醫療隊員15批403人次,接收贊獎學金生479名,為贊培訓各類人員1015人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