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贈虞十五司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贈虞十五司馬》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

《贈虞十五司馬》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作 者;杜甫[1]

作品名稱;贈虞十五司馬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處;全唐詩:卷232_47

詩詞正文

《贈虞十五司馬》

[唐]杜甫

遠師虞秘監,今喜識玄孫。形像丹青逼,家聲器宇存。

淒涼憐筆勢,浩蕩問詞源。爽氣金天豁,清談玉露繁。

佇鳴南嶽鳳,欲化北溟鯤。交態知浮俗,儒流不異門。

過逢聯客位,日夜倒芳尊。沙岸風吹葉,雲江月上軒。

百年嗟已半,四座敢辭喧。書籍終相與,青山隔故園。

評述:

《杜工部詩話選》詩人以一字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變化開闔,出奇無窮,殆不可以跡捕。如"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遠近數千里,上下數百年,只在"有"與"自"兩字間,而吞納山川之氣,俯仰古今之懷,皆見於言外。藤王亭子"粉牆猶竹色,虛閣自松聲",若不用"猶"與"自"兩字,則餘八言,凡亭子皆可用,不必藤王也。此皆工妙至到,人力不可及,而此老獨雍容閒肆,出於自然,略不見其用力處。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仿用之,偃蹇狹隘,盡成死法,不知意與境會,言中其節,凡字皆可用也。

詩語固忌用巧太過,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工妙,雖巧而不見刻削之痕。老杜"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此十字殆無一字虛設,雨細著水面為漚,魚常上浮而氵念,若大雨則伏而不出矣;燕體輕弱,風猛則不能勝,唯微風乃受以為勢,故又有"輕燕受風斜"之語。至"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深深"字若無"穿"字,"款款"字若無"點"字,皆無以見其精微,如此,則讀之渾然,全似未嘗用力,此所以不礙其氣格超勝,使晚唐諸子為之,便當如"魚躍練波拋玉尺,鶯穿細柳織金梭"體矣。七言難於氣象雄偉,句中有力而紆餘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與"五更鼓角悲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等句之後,嘗恨無復繼者。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天寶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但杜甫不願意任此「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視頻

詩聖杜甫的故事

詩聖杜甫(上)

參考資料

  1. [1] 詩詞古文網;
  2.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