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贏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惠公
諡號 惠公
時代 戰國
國家 秦國
身份 秦國君主
逝世日期 前387年
在位年代 前399年—前387年
秦簡公
子女 秦出公
太子 秦出公
都城 雍城
墓葬 陵圉

秦惠公

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在位,是秦簡公的兒子。做了十三年國君,在位的第十三年,秦對蜀國發動進攻,攻占了南鄭。病死,其子秦出公繼位。

驚現重名

位於周王室西北蠻夷之地的秦國,曾經出現過兩位秦惠公。一位是春秋時期秦惠公(?-公元前491年),另一位是戰國時期的秦惠公(?-公元前387年),為了區別這兩位國君,史家將前者稱為「春秋秦惠公」,而後者稱為「戰國秦惠公」。

公元前501年,秦哀公病重,由於哀公的兒子夷公早死,哀公決定將君位傳給夷公的兒子,這就是春秋秦惠公。在司馬遷的《史記 秦本紀》中,春秋秦惠公記載只有十個字:「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由此判斷,這位秦君在位十年,並沒有什麼大作為。《左傳》桓公三年至桓公四年[1]

戰役

公元前387年,秦國再度大舉進攻蜀國,攻下南鄭,《史記》中寫道:「伐蜀,取南鄭」,但很快,蜀國再次反攻,重新奪回南鄭,在對南鄭的多年爭奪中,再次占據了優勢。由此可見,在戰國時代早期,古蜀王國還是一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的國家,其國力和軍隊的戰鬥力並不遜於雄踞中原的諸侯強國。只是到了戰國中晚期,中原各諸侯國的實力此消彼長,尤其是經過了商秧變法的秦國,迅速成了當時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而古蜀國仰仗天賜豐饒之地不恩進取,加之地理絕險,奏人每次挑戰,均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因此驕妄日生,漸漸呈現出一派老態龍鍾之勢。即使在收復南鄭這一戰略要地之後,軍勢上處於優勢地位,蜀人也無意以之為據點,進取中原,一統天下。

史籍記載

《史記·卷五·秦本紀》[2]「十六年卒,子惠公立。惠公十二年,子出子生。十三年,伐蜀,取南鄭。惠公卒,出子立。」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3]:「惠公享國十三年。葬陵圉。生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