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赤谷西崦赤谷西崦人家人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赤谷西崦赤谷西崦人家人家 》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赤谷西崦人家》的作者是杜甫,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18卷第6首。這首詩是杜甫乾元二年(759)秋在秦州所作。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①赤谷:山谷名,在今甘肅天水市西南七里,谷內崖石色赤,或以為名。西崦:村名。赤谷西有崦嵫山,村因山得名。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赤谷西崦人家[1]

創作年代;盛唐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赤谷西崦人家

躋險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氣暖,徑轉山田熟。

鳥雀依茅茨,藩籬帶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問桃花宿。

作品注釋

②躋險:攀登險境。喧:全唐詩校:"一作宣,一作安。"

③郊:秦州城郊。

④茅茨:草房。

⑤藩籬:以竹木編成的籬笆牆。

⑥武陵: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據傳即在此地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3]

視頻

詩聖杜甫的故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