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赫爾曼·奧伯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赫爾曼·奧伯特赫爾曼·朱利葉斯·奧伯特(德語:Hermann Julius Oberth ,1894年6月25日-1989年12月28日)20世紀著名物理學家。被認為是繼俄羅斯的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和美國的羅伯特·戈達德後又一位宇航學和火箭學先驅。同時此三人被共同視為第一代太空探索領域的先驅者,基督教徒。

1517年,神學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反對放縱歐洲建立的拉丁教會。而他們共同秉持的「簡化宗教手續,人人皆為神父」等理念[1],則最終導致了基督教中「新教」的誕生[2]

簡介

奧伯特1894年生於奧匈帝國時期特蘭西瓦尼亞的一戶撒克遜家庭。11歲時迷上了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尤其是《從地球到月球》和《環遊月球》。於是在其14歲時,還在上學的奧伯特製作出了自己的第一支火箭模型。

1912年,奧伯特在慕尼黑學習醫學,但隨之而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打斷了他的求學歷程,他應徵入伍,被派往東方戰線。1915年,他被調往奧匈帝國的錫吉什瓦拉醫護中心 。在此期間,他開始着手進行一系列失重相關的實驗,並且在隨後從新開始了自己的火箭設計。到了1917年,他向普魯士軍事部長Hermann von Stein展示了他的研究,並且告訴後者一旦投入戰爭,他的研究將會製造出液體推進導彈,幫助贏得戰爭 。1919年他再次移居德國,並重新選擇物理作為研究方向。

1922年,他的關於火箭科學博士論文因「天馬行空,脫離現實」而被駁回。然而,1923年他將這份92頁富有爭議的文章冠以Die Rakete zu den Planetenräumen(《飛往星際空間的火箭》)之名,以私人名義發表。1929年,奧伯特更進一步,用一部429頁的著作Wege zur Raumschiffahrt(《通向航天之路》)進一步闡釋了他的想法。後來奧伯特解釋了他為什麼不再刻意去完成另一篇博士論文的原因:「我拒絕去重新完成另一篇,是因為我想證明即使沒有博士頭銜,我也能成為一名卓越的科學家。」同時他也批評了當時的德國教育系統,稱該系統「像一部擁有大功率尾燈的汽車,它能照亮過去,但卻不能啟迪未來。」最終,1923年5月23日,奧伯特以原博士論文獲得了巴比什博雅依大學的博士頭銜。奧伯特也成為了業餘火箭團體「星際航行會」的成員。

1928年到1929年間,奧伯特成為了由弗里茨·朗指導的電影Frau im Mond(月里嫦娥)的科學顧問,也使得該電影充滿了火箭科技的前景預測,事實上該電影也影響了如同沃納·馮·布勞恩一般的許多後世科學家和火箭愛好者。同時為首映禮製造和發射一枚火箭也成為了奧伯特作為電影顧問時最為重要的一項任務

奧伯特於1938年在維也納工程學院從事火箭研究,後來又在德累斯頓大學研製液體火箭的燃料泵,但他的主要興趣在固體火箭方面。1940年他加入德國籍,1941年到佩內明德研究中心參與V-2火箭的研製工作。但他的貢獻主要在理論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在瑞士任火箭技術顧問,1950年為意大利海軍研究固體推進劑防空火箭,以後返回德國紐倫堡從事教學工作。1955--1958年曾在美國任陸軍紅石兵工廠的顧問。1958年退休回聯邦德國,曾被選為聯邦德國空間研究學會的名譽會長。

1962年奧伯特68歲時退休。1965到1967年間,他曾是德國國家民主黨極右翼成員。1969年,他再度前往美國觀看土星五號運載火箭發射,並見證了此後阿波羅11號月球任務的進程。

1989年12月28日奧伯特在德國紐倫堡去世,享年95歲。

視頻

赫爾曼·奧伯特 相關視頻

新舊約聖經大綱
這是我們的新舊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