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走扁帶

(重新導向自 走绳)

走扁帶也稱走軟繩、走繩,是一種能夠鍛煉身體平衡能力的運動。為登山者從走鋼絲運動的基礎上開創而來。走扁帶一般使用26毫米寬、3毫米厚的尼龍扁帶作為繩索,因在行走過程中極不穩定,非常具有挑戰性[1]

目錄

走扁帶與走鋼絲的區別

走扁帶與走鋼絲相比,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差別,其實不然,實際上走扁帶的難度要遠遠大於走鋼絲,原因主要在於所使用的繩索上。走鋼絲所使用的鋼絲繩,在拉緊後彈性是很小的,繩索的上下振幅及左右擺盪不會太大,對於較長距離的鋼絲繩,還會在中途設置一些用於穩定的輔助牽引繩索,所以行走起來自然就比較平穩。然而走扁帶使用的繩索是尼龍製品,即使扁帶被拉的很緊,也會具有極大的彈性,而且除扁帶兩端的固定點外,不在設置其它穩定繩索。這樣一來,當扁帶長度較長時,它就像一根巨大的橡膠帶,行走其上如同蹦床一般,不僅要控制左右擺盪,還要時刻調節重心的起落,若稍有偏差就會被彈出去。況且走扁帶還有個規則,就是行走時不能使用平衡杆等任何輔助器材來協助平衡。只能赤手空拳,依靠自身肌體的扭曲及手臂的擺動來調節重心、維持平衡。所以它對走繩者的考驗也就更加嚴格,這也是它最具魅力、最精彩的所在。

至於走扁帶的安全問題,大可放心。若在較高處行走,是要穿安全帶的。將安全帶與行走扁帶用一段主繩連接起來,這樣在墜落時就會被拉住,避免摔傷。

為何要走

走扁帶最初是國外一些登山攀岩者練習體驗相關平衡感與心理的一種活動。「酷」「好玩」「體會平衡」「挑戰極限」「禪」……或者可能只能回答「因為扁帶在那!」。看高手的走扁帶視頻,各種動作花樣確實是非常酷和非常有趣的,然而,真正走扁帶上的體驗會與只是觀看的觀眾會有很大不同。

開展狀況

國內最初起源也許是在一些攀岩愛好者接觸國外走扁帶者或看視頻而發現這項運動的,如《RockMaster5》等。泰國Karabe作為臨近中國的世界著名攀岩聖地,也偶有走扁帶者,引起岩友關注與傳播。雖然攀岩在各種媒體已成為一種戶外極限運動象徵而被大眾認知,但知曉走扁帶運動的人仍極少,走扁帶的人在國內更是鳳毛麟角!

2005年4月16日北京攀岩愛好者高劍,在位於北京密雲的白河峽谷完成了國內首次野外的「扁帶行走」。長度距離約38米,距地面高度8米,這是國內攀岩愛好者對走扁帶在野外的首次嘗試!一周後,陳暉在密雲白河Beginner線路旁一個不知名的小山溝里,也拉起了一根距離地面六米,長度約十三米的扁帶,給自己又提出一次新的挑戰……

06年9月,陳暉在北京密雲白河峽谷,成功的進行了高空走扁帶,高度30米,跨度25米。成為中國高空走扁帶第一人[2]

視頻

走扁帶 相關視頻

獨家視頻 迪恩波特高空走扁帶跨越恩施大峽谷
人類如此偉大:極限平衡牛人沙灘走扁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