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博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博生
趙博生0.jpg
原圖鏈接
出生 (1897年—1933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原名趙恩溥
職業 寧都起義主要領導人

趙博生河北省黃驊縣人。 1917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到1931年在馮玉祥部及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任職。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12月領導寧都起義,後參加紅軍,任紅五軍團參謀長兼十四軍軍長。1933年1月犧牲,時年36歲。 2009年,趙博生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人物生平

青年時代

趙博生,1987年出生於河北黃驊市騰莊鄉慈莊,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房基為青磚砌築,磚牆基設蘆葦隔鹼層,7歲入本庄私塾。1914年他讀完私塾,此間他深受辛亥革命的影響。決心要改造社會,立志要救國救民。1914年經其叔叔趙以立介紹在保定軍官學校旁聽,半年後考入該校第六期正規班學習。1917年趙博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被分配到皖系軍隊中當見習官。直皖戰爭後,他又轉入直系,擔任無線電中隊長。第二次直奉戰爭中,他又落到奉系軍隊中。在苦悶焦灼中,他聽說馮玉祥的部隊紀律嚴明,於是又欣然投入馮玉祥的部隊。

革命歲月

1930年,反蔣介石的中原大戰失敗,馮玉祥主力被蔣介石收編。趙博生痛恨軍閥混戰,不願屈從,決定率領特種兵旅教導大隊擺脫軍閥的控制,建立一支真正為老百姓打戰,為救國救民而戰鬥的愛國軍隊。官兵們一致推舉趙博生為司令員,成立-救國軍,擬入漢中,開闢革命新路。但在部隊到達東江口時,遭遇土匪武裝襲擊,因寡不敵眾,部隊退守深山。部隊在深山堅持20餘日,在種種困難的壓迫下,不得不解散,並相約待機再舉。

1926年9月,馮玉祥在五原誓師。宣布擁護孫中山三大政策,響應北伐。國民軍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共產黨員劉伯堅擔任政治部主任,期間共產黨人卓有成效的工作深深影響着趙博生和國民軍的廣大官兵。1929年,趙博生派其心腹張志誠去尋找共產黨。1930年趙博生接受了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孫連仲的邀請,擔任了該軍的參謀長。不久被蔣介石調到江西去剿共。在蔣介石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二次圍剿前夕,趙博生派人到上海費盡周折也沒有同共產黨取得聯繫。這時,二十六路軍地下黨組織關注到他的政治態度,並派地下黨員羅亞平與他聯繫。1931年9月黨組織經過討論批准他為中共黨員。

趙博生於1930年將特種兵旅教導大隊改成-救國軍,擬入漢中,另創革命局面。事未成,入國民革命軍任第二十六路軍參謀長。在蔣介石的威逼之下,奉命南下參加對中央根據地的第二、第三次「圍剿」,均遭失敗,困於江西寧都,對蔣介石打內戰極為不滿。「九一八」事變後,曾請求北上抗日,被蔣拒絕。

1931年11月14日晚,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趙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人對起義的各項工作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周密的部署後,正式宣布起義。由於準備充分,部署周密,起義取得了成功,只是在奪取二十五師師部和電台時,發生了槍擊,傷了三人,死了兩人。還有就是李松昆帶走了城北四十里外駐砍柴崗的一個團,其餘各部包括一個軍直、兩個師直、六個旅直、十一個整團共一萬七千多名官兵全部參加了起義。

中彈犧牲

1933年1月,蔣介石的主力第九十師,二十七師和十五師向金溪、南城一帶蘇區進犯。正圖殲滅紅軍主力一、三軍團。為保障紅軍主力於黃獅渡殲滅敵人,趙博生奉命率四個團在長員廟吸引和鉗制三倍於已的蔣介石軍。戰鬥開始後,蔣介石部隊的進攻十分猛烈,趙博生在距蔣介石軍隊百米遠的地方,一邊指揮,一邊回擊敵人,不幸頭部中彈,當即倒地,壯烈犧牲,時年36歲。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