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起飛號運載火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起飛號運載火箭(俄語:Старт)俄羅斯RT-2PM洲際彈道導彈[1](北約代號SS-25「鐮刀」,在美蘇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中稱為RS-12M)基礎上發展的一種小型運載火箭

俄羅斯在冷戰結束後決定將大量按照START-1(即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應予退役的洲際導彈改裝成箭用於航天發射。俄羅斯航空航天局(現在重組為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後來成立了一家名為「發射服務公司」的企業專門負責將彈道導彈改成運載火箭的業務。

最早被看中的導彈之一是使用固體推進劑的RT-2PM洲際導彈。用該導彈改裝成的運載火箭稱為起飛-1,是4級固體火箭,其中只有第4級是新設計的。負責改裝火箭工作的單位是莫斯科熱技術研究所,該所也是RT-2PM導彈的設計單位。由於俄羅斯航天系統管理不善,該火箭的研製進展很慢。1993年和1995年進行的兩次試飛都以失敗告終(1995年發射的是5級型號)。直到1997年3月才進行了第一次業務飛行。1996年俄羅斯曾與加拿大達成一項協議,準備在加境內修建一座供起飛-1使用的發射場。但該項目最後由於政治因素而不了了之。起飛-1的發射費用很低,但推銷成果不是很好。第一次商業發射是在1997年,當時將美國的一顆商業遙感衛星「晨鳥」送入軌道。此後該火箭只獲得了很少幾份訂單。

起飛-1的獨一無二之處在於,該火箭的發射平台是機動的,保留了原洲際導彈的發射車和發射筒(RT-2PM本身是最早採用公路機動發射的洲際導彈之一)。在發射時,先用壓縮氣體將火箭推出發射筒,然後第一級點火(即蘇聯洲際導彈普遍採用的冷發射模式)。

改型

起飛-1的改型稱為「起飛號」(起飛-1和起飛號也都被統稱為起飛號)。這是一種5級全固體火箭,其研製工作實際與起飛-1是同時進行的。起飛號使用了兩個原導彈的第二級(即在起飛-1的第二級和第三級之間又插入一個第二級),起飛質量達到60噸。這樣它的極軌道運載能力增加到850千克。唯一的一次飛行是在1995年,結果發射失敗[2]

視頻

起飛號運載火箭 相關視頻

俄羅斯工業和航空航天視頻
張召忠:俄羅斯「薩爾馬特」洲際導彈有何特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