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超強颱風蘇迪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超強颱風蘇迪羅英語:Typhoon Soudelor,國際編號:1513,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32015,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Hanna)為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2個命名的風暴。「蘇迪羅」一名是由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所提供,是波納佩島傳說中的酋長。

蘇迪羅是2015年西北太平洋地區的最強風暴,大多數官方部門均評定蘇迪羅比同年3月至4月的颱風美莎克及5月颱風紅霞更強,是日本氣象廳年內第3個評定達「猛烈的」程度的颱風,亦是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年內第6個超級颱風,以及香港天文台於年內第7個超強颱風。其生命史內兩度發展「雙重眼壁」,對近年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而言甚為罕見。根據數字颱風網資料顯示,蘇迪羅是繼1983年颱風艾比後,首個於8月份經日本氣象廳評估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達115節以上的熱帶氣旋。蘇迪羅橫掃塞班島及台灣期間造成嚴重破壞,而隨後登陸中國福建省時亦為當地及鄰近的浙江省帶來破紀錄雨量[1];與此同時,港澳地區受蘇迪羅外圍的下沉氣流影響,令本已持續數日的熱浪加劇,香港更出現破紀錄的酷熱天氣。由於蘇迪羅在北馬里亞納群島台灣中國大陸造成嚴重傷亡及破壞,因此在第48屆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中永久退役,並於翌年的第49屆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中由「沙德爾」取代。

形成初期,穩定西移

2015年7月28日,一個低壓區在馬紹爾群島東北方海面上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下午2時給予其擾動編號93W。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翌日(29日)早上6時半對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低」的評級,此時該低壓區接近中心的對流雲團不斷發展。由於在風場掃描上顯示已有明顯的低層環流中心,且中心附近的持續風速達到20至25節(37至46千米每小時;23至29英里每小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下午2時對該系統的形成機會評級提升為「中」。此時系統位於垂直風切變稍強的環境,然而風切變因良好的極地方向流出而抵消,系統因而持續發展,促使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該系統評級提升為「高」,並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7月30日,日本氣象廳在凌晨2時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並於早上8時對該系統發出烈風警報,台灣中央氣象局同時把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在下午2時跟隨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13W。受惠於良好的大氣環境,該系統在入夜後其對流雲系加深,結構逐漸改善,促使日本氣象廳於晚上8時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蘇迪羅,給予國際編號1513。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及中國國家氣象中心亦同步升格,台灣中央氣象局則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但由於該系統在翌日(31日)起輻合漸差,導致原有的東風波性質明顯暴露,因此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估蘇迪羅強度略為減弱。此時在亞熱帶高壓脊南面的深厚東風引導下,蘇迪羅穩定西移[2]

視頻

超強颱風蘇迪羅 相關視頻

颱風「蘇迪羅」來襲
17級超強颱風「蘇迪羅」登陸福建實錄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