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超強颱風莎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超強颱風莎莉(英語:Typhoon Sally,國際編號:9616,台灣編號:9618,中國大陸編號:961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23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Maring),是1996年太平洋颱風季中的一個熱帶氣旋。超強颱風莎莉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登陸廣東省第二強的颱風[1],其登陸強度僅次於2014年的颱風威馬遜。

發展過程

莎莉於9月5日在馬尼拉以東約1300公里處發展為熱帶低壓。它向西偏北移動,在海上增強,並於9月7日達到颱風強度。莎莉翌日早上進入南海,迅速向廣東西部沿岸推進。在9月9日穿越雷州和廣西之後,莎莉進入越南北部,並於翌日在內陸消散。

莎莉對廣東西部及廣西造成非常嚴重破壞,至少有140人死亡、130人失蹤、2000人受傷。受災最嚴重的城市包括湛江茂名陽江,那些城市的通訊、運輸、電力及食水供應中斷。大約30萬間房屋倒塌,至少50萬公頃的農田遭受破壞。在海上,超過60艘船在大風中喪失。經濟損失估計超過120億人民幣。

澳門,除了塌樹及木板外,巨浪加劇了洪澇,亦影響低洼地區。

影響

台灣

當地發布之颱風警報: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香港

超強颱風莎莉 (1996年)在香港的位置長洲 88 km/h長洲

香港,一號戒備信號在9月8日清晨5時正懸掛,當時莎莉集結在香港之東偏南約770公里。本地初時吹微風,逐漸轉吹和緩東北風。莎莉是一股成熟颱風,它接近廣東西部沿岸時,其中心附近的最高持續風速高達每小時175公里。莎莉亦是一股異常高速的颱風,它在南海北部的移動速度為每小時38公里,相等於1979年的颱風荷貝,使它們成為該區本世紀至今移動最快的颱風。當莎莉朝向香港時,三號強風信號在下午3時正懸掛。晚上風勢迅速增強,開始有狂風驟雨及雷暴。凌晨2時左右,當莎莉到達最接近香港處,即香港以南約180公里時,風向由東北轉為東南。因此,海港變得更當風,該區的強風也普遍增強至烈風。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在凌晨2時15分懸掛,橫瀾島及長洲測得烈風,最高風速超過每小時80公里。在天星碼頭,京士柏及啟德機場,陣風亦超過每小時100公里。

莎莉迅速遠離,隨着烈風減退,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在清晨5時40分被三號強風信號所取代。所有信號在早上10時15分除下。八號信號僅懸掛了3小時25分鐘,是自1984年強熱帶風暴雲茵[2]以來最短。天文台總部在9月9日凌晨2點測得最低瞬時海平面氣壓為1000.0百帕斯卡。

本地多處遭受破壞,有塌樹、棚架及招牌倒塌,亦有幾宗輕微洪澇報告。一名男子在鹿洲附近釣魚時被巨浪所殺,他兩名同伴受傷。一名清潔工人在上水因滑倒,掉進了暴漲的河流而死亡。在馬鞍山,兩名行人被一幢高樓大廈屋頂上墜落的欄杆所傷。

視頻

超強颱風莎莉 相關視頻

香港超強颱風莎莉 百年十月黑雨記錄
網友疑問:超強颱風「利奇馬風眼」是什麼?威力到底有多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