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超強颱風馬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超強颱風馬鞍英語:Typhoon Ma-on,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82011,國際編號:1106,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Ineng)為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第6個被命名的風暴。

「馬鞍」一名由香港提供,意指香港的馬鞍山,為香港的一座山峰,同時亦是香港沙田新市鎮之擴展部分。此風暴於18°54′N 155°54′E/18.9°N 155.9°E被命名及發展為熱帶風暴,較為罕見,最近一次出現於2009年颱風環高[1]

發展過程

7月10日,一個低壓區被評定為熱帶擾動,並獲給予編號90W。

7月11日,90W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獲給予編號08W。當晚8時,台灣中央氣象局亦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7月12日下午3時,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馬鞍,並給予國際編號1106,同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及中國中央氣象台亦分別把馬鞍升格為輕度颱風及熱帶風暴。由於馬鞍未進入香港天文台的責任範圍,香港天文台未對馬鞍作出任何評級。

7月13日凌晨5時,香港天文台在天氣圖上評級為強熱帶風暴。當晚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為颱風。同時香港天文台亦將其升格為一颱風。

7月15日早上8時,香港天文台把馬鞍升格為強颱風

7月16日,馬鞍以及於7月14日生成的熱帶風暴蝎虎產生雙颱風效應而互旋,蝎虎的雲帶及系統漸漸被馬鞍吸收。同日下午,蝎虎被完全吞噬及吸收,成為馬鞍的一部分。而吸收蝎虎後,馬鞍出現「雙重眼壁」現象。

同日下午4時15分,香港天文台把馬鞍升格為超強颱風。晚上8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馬鞍升格為強烈颱風

7月17日早上8時之後,馬鞍轉趨減弱。下午4時1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颱風

7月18日凌晨2時,台灣中央氣象局降格為中度颱風。同日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指其不會登陸日本,但在晚上8時又預測會登陸日本四國地方[2]

7月19日馬鞍逐漸轉向,並在晚上11時半於德島縣海部郡海陽町登陸。

7月20日早上8時50分,馬鞍於潮岬(和歌山縣東牟婁郡串本町附近)登陸。同日下午,台灣中央氣象局將馬鞍降格為輕度颱風。

7月22日凌晨2時,馬鞍轉往北偏東方前進。同日早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馬鞍發出最後報告。

7月23日凌晨5時45分,日本氣象廳測出馬鞍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但台灣中央氣象局則為馬鞍發出最後報告。日本氣象廳在當時發布的熱帶氣旋資訊中,預計馬鞍還要到7月25日凌晨2時才會轉化為溫帶氣旋,而目前強度是熱帶風暴。但與此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已經認定此為一個亞熱帶氣旋,並對其發展成為熱帶氣旋的幾率評級為LOW。

7月24日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表示馬鞍轉化為溫帶氣旋;但在翌日,於日本氣象廳的等壓線天氣圖上,並未顯示馬鞍的殘餘低壓區附帶鋒面。

7月28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的天氣圖和台灣中央氣象局的天氣圖都還有標示低壓區,表示馬鞍的殘餘低壓區緩慢向南移動。同日中午日本氣象廳天氣圖給出數據表示,該低氣壓向南偏西南方向緩慢的移動。

7月29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的天氣圖給出數據表示,該低氣壓向南方向緩慢的移動,給出的中心氣壓降為1000百帕。

7月30日日本氣象廳的天氣圖給出數據表示,該低氣壓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向北移動。

8月1日,馬鞍轉化的溫帶氣旋之低壓中心已消失,標誌着馬鞍減弱消散。

視頻

超強颱風馬鞍 相關視頻

第六號颱風「馬鞍」逼近 台發布暴雨警報
【盤點】2019年太平洋颱風季四大超強颱風

參考文獻

  1. 2011年第6號超強颱風「馬鞍」 ,中國天氣颱風網 ,2011-7-22
  2. 視頻 超強颱風「馬鞍」抵日本北上 ,央視網,201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