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令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令衿(?-1158年),宋太祖次子趙德昭玄孫,襲封安定郡王,嘉孝穆公趙世㞺之子,宋朝宗室。涿郡(今河北涿州)人。

生平事蹟

自幼潛意教養,刻苦誦讀詩書,少而博學多才,識禮善文,非同一般宗子,頗得稱譽。於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中舍選。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為軍器監少監,後因事忤旨奪官。紹興七年(1137年),以都官員外郎召回。趙令衿對國事有獨特見解,出言往往得罪權貴。時逢政局動盪,金兵虎視宋室江山,朝廷中主戰、主和兩派針鋒相對。趙令衿堅決站在支持張浚愛國鋤奸,反對投降女真人入侵的立場;國難當頭敢於弘揚民族大義。後因主和派勢衰,再次罷官。之後出任通判,知泉州。觀看秦檜《家廟記》,出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1],被秦檜姻親汪召錫告以謗訕朝政,因此下獄。汪召錫又誣陷他和趙鼎的兒子趙汾有密謀。後因秦檜病死,他才得以出獄復官。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授明州觀察使,接著加慶遠軍承宣使、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去世,贈開府儀同三司。[2]

參考資料

  1. 傅伯星. 岳飛正傳. 學林出版社. 2005. ISBN 978-7-80730-022-9. 
  2. 趙汗青. 趙令衿為何讓泉州人民崇敬. blog.sina.com.cn. 2017-06-22 [201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