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跋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跋扈漢語詞彙,拼音是bá hù,意為霸道蠻橫獨斷專行,有詞「飛揚跋扈」。中文名 跋扈 外文名 domineering;bossy;overbearing 拼 音 bá hù 反義詞禮讓 解 釋 專橫暴戾欺上壓下。 出 處 《後漢書·梁冀傳》 同義詞 霸道蠻橫強橫專橫.

跋扈
圖片來自百度

目錄

1 釋義.2 出處.

釋義

1、驕橫強暴。2、引申為恃強抗拒。3、勇壯貌。4、魚蝦跳躍之貌。5、指跋扈將軍梁冀[1] 6、飛揚貌。7、比喻占據統治支配地位。

出處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室羅伐悉底國》:「橫行邑里,跋扈城國。」②民國 梁秉錕《萊陽縣誌》:「時白蓮妖人徐鴻儒猖獗於西,毛文龍跋扈於北,高麗亦不靖,徵調繁興所在驚惶,(袁)可立籌劃鎮定之。」③李大釗《麵包問題》:「一般武人,卻是一日跋扈一日。」④李二和《遠行》:「大河旁的一棵千年槐樹,老乾虬枝、旁迤斜出。飛揚跋扈的枝杈幾乎遮蔽住整個世界。」⑤《明史·熊汝霖傳》:「先帝隆重武臣,而叛降跋扈,肩背相踵。」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