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車慶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車慶雲(1881年-?)字瑞峯,直隸景州人,中華民國軍事人物。[1] 生平[編輯] 車慶雲生於一個地方望族。幼年接受了系統的中國傳統式教育。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慘敗,車慶雲由此意識到軍事對中國的重要性,乃決定投筆從戎。兩年後,袁世凱開始小站練兵,由此創建了北洋軍。車慶雲加入了工程團,並由此掌握了射擊及測量知識。1900年畢業時,正值八國聯軍入侵中國,車慶雲奉命就八國聯軍的情況及活動進行詳細報告。《辛丑條約》簽訂後,除俄國繼續占據中國的旅順口(俄國稱「亞瑟港」)及中東鐵路外,其他各國均撤軍。為了報告俄國人的情況及行動,車慶雲作為秘密特工先後三次被清政府派往西伯利亞。車慶雲經過阿穆爾河上游,訪問了烏拉爾山以東的各重要城市。日俄戰爭爆發後,車慶雲回到中國,為清政府撰寫了一本有關俄國軍事力量的書。在三年的日俄戰爭期間,車慶雲和鴨綠江畔的俄軍在一起,對現代戰爭有了進一步切身了解。日俄戰爭結束後,車慶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車慶雲繼續在軍隊任職,一直升至陸軍第十三混成協第二十五標二營管帶,為江蘇清江浦的防禦總司令。 中華民國成立後,車慶雲被大總統袁世凱任命為第十九師37旅旅長,旅部設在江北。任內,他曾奉命剿匪。1912年冬,車慶雲獲授陸軍少將,並被任命為江蘇都督的高級參謀。1913年秋,車慶雲被任命為南京造幣廠廠長,併兼代蕪湖鎮守使。隨後,他加入張勳的部隊,擔任參謀長,但很快便退職。1918年春,車慶雲被任命為黑龍江督軍的軍事顧問,並任中東鐵路警備司令。1919年秋,他轉赴黑龍江省省城,出任省警察廳廳長、齊齊哈爾港警察長。1920年,他被召到北京,成為將軍府初級成員,並擔任直魯豫巡閱使、兩湖巡閱使的軍事顧問。1921年秋,車慶雲任陝西常備軍總司令(意譯,原文為Commander-in-Chief of the Emergency Forces of Shensi)、陝西禁菸總局總辦。1922年,車慶雲被任命為京師憲兵司令。1923年2月2日,獲授將軍府憲威將軍。1924年1月,晉封陸軍上將。 1924年,車慶雲任京畿警備副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