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車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車河鎮南丹縣東南部。面積162平方公里。人口1.8萬,其中壯族占60%。轄6村委會,有121自然村。1951年為一區。1958年建新洲公社。1963年改設區。1967年復改公社。1984年改置車河鎮。礦產有鋅、錫、銅、砷等20多種。有採礦、選礦、加工、建築等企業。有中小學19所。鎮人民政府駐地車河街,在城關鎮東南17公里。人口1.7萬,有漢、壯、瑤、苗等民族。昔稱野豬河,後建橋通車,改名車河。廣西重要工礦鎮。有錫選廠、拉麼鋅礦茶山鋅礦等採選加工等企業20多家。210國道與柳貴、河鳳、邕貴公路在此交會。[1]

中文名稱: 車河鎮

外文名稱: Chehe Township

行政區類別: 鎮級

所屬地區: 南丹縣

下轄地區: 轄6村委會

政府駐地: 車河街

電話區號: 0778

郵政區碼: 547200

地理位置: 南丹縣東南部

面 積: 162平方公里

人 口: 1.7萬

方 言: 壯語、桂柳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火車站: 南丹站

車牌代碼: 桂M

產 業: 工礦、商貿和農業

主要民族: 漢、壯、瑤、苗

地理環境

車河鎮位於廣西南丹縣南部,鎮政府駐地距縣城22公里,距河池市政府所在地61公里,總面積160.3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62%。下轄7個村民委員會、2個社區,109個村民小組,居住着漢、壯、苗、瑤、毛南、回、侗、仫佬、水家、彝等10多個民族,總人口1.75萬人。車河鎮是一個集工礦、商貿和農業為一體的鄉鎮。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以「三級聯創」為契機,實施退耕還林,大力發展創建特色品牌,主要有椪柑檸檬板栗生薑等,僅八步優質椪柑就有近萬畝。鎮境交通便利、電訊發達、資源豐富,已探明並開採利用的有錫、鉛、鋅、金、銀、銅、鐵等20多種有色金屬,鎮內有區、市、縣屬及合資工礦企業數十家,鄉鎮企業發達,是南丹縣經濟、科技、文化重鎮。2002年,全鎮財政收入27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138元。幾年來,車河鎮先後獲得「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自治區鄉鎮企業總量獎」、「自治區市容市貌『南珠杯』」活動先進鄉鎮、「自治區科技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

下轄村

車河村 八步村 坡前村 拉麼村 堂漢村 駱馬村 大平村

致富發展

寬闊筆直的水泥路一直通到村里。修剪整齊、錯落有致的綠化帶旁,藍黃兩色地板磚靜靜地躺着,高大的路燈和雋秀的桂花樹就像英俊秀美的男女士兵,守護在道路兩旁,一幢幢裝飾着暗紅色格窗的白色樓房,清幽雅致中透出古樸的氣息……南丹縣車河鎮八步村就這樣以花園般的景致展現在我們面前。近年來,先後被評為河池市科技示範村、河池市生態小康文明示範村和南丹縣「五村、兩規範」示範村的八步村位於車河鎮南部,距鎮政府駐地7公里,總面積17.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69畝,轄20個自然屯,共有517戶,人口2217人。目前,全村建有鋼混樓房400多戶,樓房率達78%,全村擁有摩托車300餘輛,各種汽車210多輛,彩電、冰箱等家用電器普及率達85%。「我們村現在發展得這麼好,要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也多虧村黨支部的帶領!」在村口賣水果的老大娘樂呵呵地對記者說。多年來,在八步村黨支部書記楊美姣的帶領下,村黨支部和全體村民共同努力,使八步村形成了規模化的椪柑產銷村域特色經濟。青青的椪柑林里結出累累致富果,給全村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現今,八步村椪柑種植已發展到6000多畝,掛果4000畝,年產量達75萬公斤以上,產品遠銷新加坡、加拿大。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達5005元,村集體經濟達8.1萬元。「2006年,八步椪柑銷售價格跌到歷史最低,批發價每斤才0.5元,連成本都收不回。現實使我和村『兩委』同志清醒地認識到,單靠群眾自己單打獨鬥鬥不過市場、沒有發展前途。2007年初,我帶領村『兩委』班子組織群眾成立了八步村椪柑協會,每年與群眾簽訂供銷合同,由協會統一收購椪柑,統一銷售,保證了椪柑的品質,讓群眾得到了實惠。」楊美姣回憶起椪柑協會的組建由來,臉上露出了笑容。村椪柑協會成立至今,以為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後提供技術和流通服務為己任,共開辦培訓班100多期,培訓群眾近8000人(次),參加培訓人員家庭人均純收入比全村人均純收入高出200多元。為方便群眾的生產生活,村里還開設了八步便民服務中心,內設「三農」服務室、文化室、調解室、計生服務室,成立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初步實現「證件村里辦、矛盾村里調、小病村里看、信息村里問、農資村里買、書報村里讀」的便民服務機制。村里另建有籃球場一個,並配備了群眾健身器材,一個戲台在搭建當中,有效豐富了群眾文化娛樂生活。「從前,村里沒修水泥路的時候,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現在好了,村里通了水泥路,村民出行方便了很多。」楊美姣說道。2006年以來,八步村黨支部共籌集資金近500多萬元,修建水泥硬化路和砂石路共6條,解決了全村20個屯人畜飲水問題,完成改水改廁100多座。當前,八步村新區作為城鄉風貌建設試點之一,整個工程投入200萬元,建築規模約4800平方米,涉及房屋24棟,立面改造、人行道改造和道路兩旁的綠化亮化等極大改善了群眾的人居環境。「黃江屯地理位置偏僻,人均有地僅0.2畝,不通路,群眾往返需要游水過河。為幫助該屯解決『行路難』問題,我聯繫縣委組織部,為該屯爭取到水泥100多噸,資金2萬元,於2009年春節前建好了漫水橋。」楊美姣回憶道。八步村黨支部圍繞「實施城鄉風貌工程,做強做大椪柑產業,構建和諧新八步」的主題,帶領村民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全村社會和諧,環境優美,村民安居樂業。今年,八步村黨支部再獲殊榮,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先進黨支部」和「河池市先進黨支部」。「既然群眾相信我們,我們就要盡力多為村里辦好事、實事,努力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這樣,才對得起黨委、政府的信任,也才對得起群眾對我們的期望。」楊美姣樸實的話語在我心裡反覆迴響,我依稀看到了椪柑林里的累累碩果,滋潤着八步村村民甜蜜美好的幸福生活。

發展經濟

廣西南丹縣車河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9.98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0.4%和236.6%;預計全年財政收入達1.47億元,比2005年淨增1億元。如此的發展速度,河池罕見,廣西少有。難怪人們都說:「車河車河,金車銀河。」築巢引鳳發大財「我們公司之所以選擇到車河辦廠,主要就是看中車河是一塊投資寶地。這裡有河池市最大的有色金屬高新材料工業園,而且緊鄰全國第二大的龍灘水電站,如此優越的環境,對我們的誘惑力真大。」南方有色冶煉公司副總經理湯敏如是說。2004年3月,民營企業家周南方聽說家鄉南丹縣有一個有色金屬深加工工業園,便帶領公司技術人員實地考察後,決定投資10億元在工業園區辦企業。目前,該公司投資5.47億元的8萬噸電解鋅一期工程,已於2005年底竣工投產;年生產16萬噸電解鋅的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之中。截至2006年11月,該公司上繳稅金3351萬元,預計全年生產總值可達8.9億元,上繳稅金超過4000萬元。被寫進自治區「十一五」規劃、占地1200公頃的河池·南丹有色金屬高新材料工業園落戶車河,是該鎮改善投資環境,拓寬投資渠道,強化政府服務職能的結果。目前,該工業園已有南方有色冶煉公司、吉朗銦業公司、金山銦鍺冶化公司和河池津泰公司等7家規模以上企業進駐。2006年前11個月,工業園區內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5億元,上繳稅金超過4500萬元;園區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屬產品深加工、綜合回收利用、高新技術材料的研發基地和以半導體、超導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等有色金屬高新技術材料的製造工業園。而「河池有色金屬產業人才小高地」、「中南大學南丹產學研基地」在工業園掛牌成立,又為工業園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車河地下不僅蘊藏着豐富的礦產資源,而且緊鄰全國聞名的大廠有色金屬富礦區。有了原料基地做「靠山」,車河人用他們的智慧做出了一盤盤「美味」礦業「大餐」。該鎮成立以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工礦企業工作組,並從在編的25名幹部中,抽調14名熟悉企業工作的幹部,到工礦企業工作組主抓工業,服務工業。2006年初,縣裡規劃興建工業園服務區,鎮長陳衛華帶領工礦企業工作組的幹部,夜以繼日開展征地、補償等協調工作,使服務區按時順利動工建設。「以大項目促大發展,以大發展帶動大項目」。2006年以來,該鎮先後有南方有色金屬冶煉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2萬噸硫酸技改工程、車河英黨山供水工程、黔桂鐵路車河貨場專線工程、吉朗銦業二期擴建工程、金山公司鋅銦冶化工程和河池津泰公司高純銦工程等6大工業項目開工興建。一年內上馬6大工業項目,在車河鎮歷史上前所未有。

科技領先創品牌

車河鎮八步鴻豐園藝場是桂林恭城老闆鍾明斌帶着技術和資金興建的,如今果園面積達1400多畝。「目前椪柑年產量有15萬公斤,再過兩年到了豐產期,年產可達150萬公斤。」鍾明斌喜上眉梢。由於該場的帶動,車河鎮農民發展椪柑積極性高漲,僅八步、坡前兩個村就已連片種植椪柑近5000畝,還有周邊其他村屯種植椪柑3000畝。目前,全縣種植椪柑面積8700畝,農民人均近1畝。近年來,該鎮依靠科技創品牌,相繼建成了駱馬無公害蔬菜示範點、八步甜玉米示範片、八步椪柑基地。為發揮這些無公害水果、蔬菜基地的帶動作用,該鎮在資金、技術和政策等方面予以鼎力扶持,從而有力促進特色農產品和科技含量高的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形成氣候。通過重建八步水果批發市場、成立椪柑協會、舉辦「優質椪柑評獎大賽」,把椪柑展銷展示會、品嘗會等多種活動開展到田邊地頭,提高「八步椪柑」品牌的知名度。如今,八步椪柑不僅成為該鎮農業的拳頭產品,而且享譽海內外,榮獲「全區綠色食品」稱號。不久前,有南寧客商慕名而來,訂購了60噸八步椪柑銷往新加坡。加強培訓農村實用人才,造就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的新農村建設者。該鎮依託「農村星火培訓基地」,通過實施「綠色證書」培訓計劃,培養技能型農村實用人才1000多名,其中400多名農民獲得了「綠色證書」。這些「土專家」、「田秀才」成為發展當地農村經濟的生力軍。開展生態環境建設,發展沼氣等清潔能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今年以來,該鎮投入資金100萬元,實施美化、綠化、淨化、硬化、亮化和改廁、改灶、改水、改電、改路工程。目前,全鎮已建沼氣池1752座,沼氣入戶率達70.8%;建設生態文明示範村3個,文化生態示範戶510多戶。

政策激勵促三產

車河,西南大通道穿鎮而過,是南丹的金三角。北上貴州,南下柳州、南寧,西去百色,必經車河。境內有在建的黔桂鐵路客、貨兩個車站,有建設中的河池民用支線機場等,優越的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拉動了車河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原籍貴州安順市的陳換妹1984年攜家帶口來到南丹,先是在縣城開了一家日雜小店。1991年,她考察後發現車河生意更好做,義無反顧把小店搬到了車河,結果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她已在車河買了房子,並且把全家人的戶口也從貴州遷到車河社區,成了地地道道的車河人。「車河人好政策更好。」正在忙着生意的陳換妹對筆者說。「浙江紅草帽皮鞋專賣店」、「溫州服裝專賣店」……在車河集貿市場裡,外地口音的吆喝聲,不絕於耳。車河鎮黨委書記周文說:「來車河做生意的外地人是越來越多了。」僅今年從外地遷來車河鎮落戶的就有50多人。該鎮不斷完善城鎮功能,營造人居環境來集聚投資群體,用好的政策留住商家,拉動經濟發展。抓住車河鎮被列為全區小城鎮建設重點鎮的契機,該鎮5年來累計投入城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60多萬元,實施城區亮化、硬化等工程,使城區面積從不足1平方公里擴大到2平方公里,人口擴增到1萬多人。遵照「放寬准入、加大服務、積極引導、優化環境」的原則,該鎮實施放寬經營主體條件、放寬註冊登記條件、放寬經營範圍、放寬經營方式,不限發展速度、不限發展比例、不限發展規模、不限發展項目、不限從業人數的「四放寬五不限」政策,為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心劑」。同時,政府部門還做好上門服務、回訪服務、跟蹤服務、隨時服務、延時服務、諮詢服務、信息服務等「七服務」。截至2006年11月30日,全鎮個體工商戶發展到527戶,從業人數1061人,註冊資金237萬元;私營企業473家,從業人員4684人,註冊資金1.47億元。車河鎮經濟的超常發展令人刮目,2006年創下了「四個歷史新高」:全鎮生產總值高幅攀升、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空前、財政收入突破億元大關、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2004年該鎮被評為「廣西科技先進鄉鎮」,2005年榮獲「河池市經濟發展十佳鄉鎮」;2006年8月又通過了自治區「科技進步鄉鎮」驗收。

風貌改造

南丹縣車河鎮明確把風貌改造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狠抓落實。由於措施有力,資金到位,該鎮一期工程的風貌改造如火如荼,並取得初步成效。根據自治區、市、縣關於促進特色名鎮發展意見等相關文件精神,該縣今年把2011年被列入自治區重點鎮和特色工貿強鎮建設規劃的車河鎮作為風貌改造鄉鎮的示範點來打造。年初,鎮黨委、政府配合縣委、縣政府整合各項資金5000多萬元,啟動實施了車河鎮特色名鎮建設規劃一期工程。投入500多萬元實施的河堤休閒景觀路新建工程,目前已進入河堤路基礎建設階段,預計2個月內完成基礎工程。投資220萬元的環鎮道路,已於今年1月開工建設,預計5月竣工。總投資1800萬元的農貿市場綜合改造項目,已於2011年11月開工建設,預計一年內完成基礎建設並投入運營。投入60萬元、作為該鎮主要街道房屋立面改造試點的4棟房屋,目前立面改造已全部竣工。管網下地,主街道、人行道鋪設,亮化、美化等工程項目預計今年6月全部動工。

視頻

南丹縣車河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