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邊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邊戶》
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詞

《邊戶》北宋詩人歐陽修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分為兩部分。前八句為第一部分,敘說澶淵之盟以前邊民對契丹的抵抗和鬥爭。後八句為第二部分,寫澶淵之盟以後,朝廷軟弱無能,使邊民的生活更加艱苦。這首詩採用詩中人自敘的口吻,使人感到更加真切,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

這首詩為作者於至和二年(1055年)冬,充任賀契丹國母生辰使出使契丹途經邊界時有感而作,揭露了屈辱的澶淵之盟給國家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抨擊朝廷的腐敗無能,對邊戶的不幸遭遇表達了深厚的同情。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邊戶

創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處;《全宋詩》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歐陽修

作品原文

《邊戶》[1]

家世為邊戶,年年常備胡。

兒僮習鞍馬,婦女能彎弧。

胡塵朝夕起,虜騎蔑如無。

邂逅輒相射,殺傷兩常俱。

自從澶州盟,南北結歡娛。

雖雲免戰鬥,兩地供賦租。

將吏戒生事,廟堂為遠圖。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漁。

白話譯文

世代就是邊界上的住戶,年年都要防備胡人進攻。

兒童從小就學會了騎馬,婦女們也都能射箭開弓。

胡人經常發起突然襲擊,敵軍猖狂如入無人之地。

偶然遇上了就互相射殺,彼此之間經常都有傷亡。

自從雙方簽訂澶州之盟,南北兩國於是握手言和。

雖然避免了殺戮和爭鬥,卻要到兩邊去繳納賦稅。

當官的不許我們再抵抗,說是朝廷為了深謀遠圖。

祖祖輩輩住在界河岸上,卻不敢到界河裡去打漁。

作品賞析

這首詩通篇都是採用邊民敘述的口吻。全詩分為兩部分。前八句敘說澶淵之盟以前邊民對契丹的抵抗和鬥爭。北宋從建國開始,就受到契丹的嚴重威脅。從太宗(趙光義)以來,契丹就不斷南攻,特別是澶淵之盟前一個時期,進攻更加頻繁。開頭兩句,正是這種形勢的真實寫照。"家世"句是說家裡世世代代都在邊地居住,可見時間之久。而在這很長時期中,不僅年年都要防備契丹的侵擾,而且一年之中,時時刻刻都處在戰備狀態。正是這種長期的戰鬥生活,培養了邊民健壯的體魄和勇武性格,以致孩子還沒有長大就已開始練習騎馬,婦女們都能彎弓射箭。邊民的英武表現在各個方面,作者也會從邊民那裡聽到或看到許多這方面的事例,如果件件羅列出來,就會拖沓冗長,沒有重點,難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詩中只寫兒童婦女的"習鞍馬"、"能彎弧",取材很精。兒童習馬,婦女射箭,這在別處是很難見到的,最能體現邊民的尚武特點。這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不僅有着現實的依據,還同悠久的歷史傳統有關。河北地方,從春秋戰國以來,一直是經常征戰之地,當地人民,歷來就有尚武之風,加之宋朝建國以來與遼國長期對峙,使尚武之風更加發展。孩提婦女都能彎弓射箭,青壯年男子更加驍勇善戰。

這樣英武的人民,絕不會任人侵侮,下面四句,就寫邊民對契丹的英勇鬥爭。"朝夕"表明遼軍不僅攻擾須繁,而且出沒無常,威脅極大。"蔑如"是說邊民對契丹毫不畏懼,根本沒有把他們放在眼中,表現了邊民的英雄氣概。因為契丹經常來犯,邊民常常同他們不期而遇,一見之後即互相射殺,雙方死傷常常相當。"俱"表明遼軍異常兇悍,也體現了邊民為保衛國土、保衛自己的和平生活而英勇戰鬥的精神。

上面雖然講到殘酷的戰鬥,巨大的傷亡,情調卻是高昂的,下面轉到澶淵之盟以後,情調就不同了。這次議和是宋遼關係的一個轉折點,從此以後,宋朝對遼即完全採取妥協屈服的方針了。詩中的"結歡娛",即指這次議和,這本是統治者的語言,邊民引述,是對最高統治者和那幫主和派大官僚的辛辣諷刺。據和約,以後遼帝稱宋帝為兄,宋帝稱遼帝為弟,表面上"情同手足","歡娛"得很。宋朝廷用大量絹、銀買得了"和平",以為可以笙歌太平了;契丹統治者打了敗仗,還得到這樣豐厚的貢獻,是真正得到了"歡娛";而受苦的卻是宋朝勞動人民,這大量的絹銀,全都將從他們身上榨取出來。而對於邊民說來,他們更要同時向宋、遼兩方交納賦稅,遭遇更加悲慘。朝廷既然對遼採取妥協屈服的方針,邊境上的將吏就害怕同遼發生糾紛,便約束邊民,不准他們"生事",實際上就是要邊民服服帖帖聽憑契丹騷擾,不得反抗。朝廷為了欺騙民眾,便把這種妥協求和以求苟安一時的行徑,說成是深謀遠慮。"遠圖"本是統治者欺騙人民的話頭,詩中用作反話,加以諷刺。詩的最後兩句就是"遠圖"的具體說明。"界河"本來是中原故土,此時卻成了宋遼邊界,而且由於朝廷的妥協退讓,住在界河上的邊民,甚至連去界河打魚的權利也被剝奪了。"不敢",不僅是說要遭到遼軍的橫蠻幹涉,還包括宋朝將吏的制止,因為他們害怕得罪遼軍。末兩句極為悲憤沉痛,是對朝廷的尖銳譴責。

這首詩寫法同杜甫的名篇"三別"相同,都是採用詩中人自敘的口吻。這樣寫可以使人感到更加真切,增強作品的感染力。詩中把澶淵之盟的前後作為對照,也使得對朝廷主和派的揭露更加深刻有力。歐陽修前期在政治上站在以范仲淹為代表為改革派一邊,對遼和西夏主張堅決抵抗,反對妥協。他在慶曆三年(1043年)寫的《論西賊議和利害狀》,就主張對西夏採取強硬態度。這首詩正是這種政治主張的反映。

古詩文鑑賞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2]

歐陽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後累贈太師、楚國公,諡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3]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4]

歐陽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貶謫,仕途不像晏殊那麼順利,對人生命運的變幻和官場的艱險有較深的體驗。表現這類情感的詞作雖然不太多,但畢竟顯示出一種新的創作方向,即詞既可以寫傳統的類型化的相思恨別,也能夠用以抒發作者自我獨特的人生體驗和心態。他有名的《朝中普·平山堂》(平山欄檻倚晴空)更展現出他瀟灑曠達的風神個性。這種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用詞來表現自我情懷的創作方式對後來的蘇軾有着直接的影響。[5]

視頻

歐陽修(紀錄片)

宋詞十家歐陽修

參考資料